羅寺藏語稱「羅貢巴」(藏語ལོ་དགོན་པ་威利轉寫lo dgon pa),漢語又譯「洛寺」,又稱「洛普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達孜縣唐嘎鄉洛普村,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2][3]

羅寺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 中國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達孜縣唐嘎鄉
座標29°54′38.2″N 91°36′9.5″E / 29.910611°N 91.602639°E / 29.910611; 91.602639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領導活佛羅桑巴活佛
開基京俄·楚程巴
開山時間1093年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羅寺
地址拉薩市達孜縣唐嘎鄉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6-37
認定時間2013年12月2日
地圖
地圖

簡介

編輯

羅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達孜縣唐嘎鄉洛普村,地處達孜縣駐地東北。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2][3]

1093年,仲敦巴的三弟子京俄·楚程巴創建羅寺。京俄·楚程巴(1038年-1103年)生於後藏的昂拉崗地方,父名釋迦多傑,母名利茂·益西仲,其幼名「達察巴」。20歲時,赴熱振寺師從仲敦巴(1005年-1064年)學習密法,又師從南交欽波兗巴瓦南交喜饒多傑等上師學習佛經,得二諦(世俗諦、勝義諦)教授,後來獲兗巴瓦傳授龍樹的《五次第》。他能翻譯梵文。他先後在諾地學習六年,又在牛隆學習三年,收徒很多,主要向弟子傳授噶當派,故開創了噶當「教授派」,人稱「皮裙大師」。[3]

該寺早期是噶當派寺院,約在五世達賴時期改宗格魯派[4]該寺著名活佛為森巴欽布,清朝屬於大呼畢勒罕,地位很高。《倉央嘉措傳》中,六世達賴提到過森巴欽布、傑賽仁波切等人。清朝雍正時期發生「四噶倫事件」 (指雍正五年以噶倫阿爾布巴為首發動的戰亂,又稱「衛藏戰爭」,1727年,噶倫阿爾布巴、噶倫隆布鼐、噶倫扎爾鼐挑起內訌,殺害首席噶倫康濟鼐頗羅鼐奏報清朝朝廷,並且率後藏阿里藏軍討伐三噶倫,翌年在拉薩三大寺僧眾的幫助下俘虜並囚禁阿爾布巴等人,平息了內亂)。在此次事件中,羅寺活佛森巴欽布、扎巴堅贊曾經以兵丁、馬匹支持頗羅鼐,因而森巴欽布獲得了布達拉宮的尊重。[3]

羅寺在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時為選擇森巴欽布的轉世,而引發一場戰爭。由於舊時活佛的轉世靈童吹仲(宣諭神巫)指認,致使「族屬姻婭遞相傳襲」,弊端較大。當時,森巴欽布的轉世出現了3位靈童候選人,吹仲指定多仁班智達之侄、噶倫丹津班珠爾之子為森巴呼圖克圖呼畢勒罕,導致沙瑪爾巴等人不服,遂勾結廓爾喀入侵西藏,釀成大規模戰爭。清朝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為杜絕吹仲妄指的弊端,乾隆帝設立金瓶掣籤制度。清嘉慶九年(1804年),為確定九世達賴轉世,班禪等眾諾門罕聯名上奏免予掣籤,此時森巴呼圖克圖之名又出現在奏摺內,名列幾大攝政活佛之後,可見其地位之高。[3]

羅寺保存有一套用黃銅鑄造的十八羅漢像,寬50厘米,高大約70厘米。21世紀初,根據該寺寺主羅桑巴活佛介紹,十八羅漢像為明朝製作。藏傳佛教十八羅漢順序為:因竭陀尊者、阿氏多尊者、伐那婆斯尊者、迦里迦尊者、伐遮羅佛多尊者、跋陀羅尊者、迦羅加伐磋尊者、迦諾迦跋黎墮遮尊者、巴沽拉尊者、羅怙羅尊者、注荼半托迦尊者、賓度羅跋羅墮尊者、半托迦尊者、那迦希尊者、蘇頻陀尊者、阿秘特尊者十六應真,額外加上十六羅漢侍從達摩多羅居士,還有哈香尊者,共計十八位。[4]

羅寺的十八羅漢像,與明朝漢地羅漢像風格基本相同,但在羅漢的排序上不同,羅漢手持的法器也不同。十八羅漢像生動樸實,是該寺的藝術珍品。[4]

直貢唐卡」的第三代傳承人康桑·平措1997年去世,其兒子格念群培成為「直貢唐卡」的第四代傳承人。格念群培的主要代表作有:直貢梯寺主尊佛大型唐卡墨竹工卡縣羊日崗寺等寺的8幅大型唐卡、達孜縣羅寺阿底峽主尊唐卡(高50米、寬40米)、山南地區多吉扎寺大型唐卡、那曲地區納秀寺大型唐卡、日喀則地區桑桑尼姑寺大型唐卡。[5]

羅寺管理委員會主任、羅寺活佛羅桑巴·赤列曲桑是拉薩市第三屆佛教協會會長。2010年11月20日,拉薩市佛教協會換屆,色拉寺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普布次仁(法名阿旺松繞)當選拉薩市第四屆佛教協會會長,前任會長羅桑巴·赤列曲桑則被聘為拉薩市第四屆佛教協會名譽會長。[6]

2012年,該寺的8名僧人被評為西藏自治區愛國守法先進僧尼。[1]

參考文獻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