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麻鳽

鷺科麻鷺屬下的一種鳥類

美洲麻鳽(學名: Botaurus lentiginosus )是鷺科麻鳽屬的一種涉禽,分佈於新北界。該鳥的繁殖地位於加拿大和美國北部和中部地區,越冬地則包括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各州、包括大沼澤地在內的佛羅里達全境、加勒比群島和中美洲部分地區。

美洲麻鳽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鵜形目 Pelecaniformes
科: 鷺科 Ardeidae
屬: 麻鳽屬 Botaurus
種:
美洲麻鳽 B. lentiginosus
二名法
Botaurus lentiginosus
Rackett英語Thomas Rackett, 1813[2]
美洲麻鳽的分佈範圍
  夏候鳥
  留鳥
  冬候鳥
異名
  • Palaeophoyx columbiana McCoy, 1963

美洲麻鳽善於偽裝,一般獨來獨往,棲息於沼澤及湖泊和池塘邊緣的植被中。雄性會在繁殖季發出響而洪亮的叫聲。該鳥常在蘆葦香蒲之間水面上築巢,其蛋為橄欖色,孵化期約為四個星期,期間全程由雌性孵蛋。兩周後幼鳥便會離開巢穴,在六至七周後長出全部羽毛。

美洲麻鳽主要以魚為食,但也會捕食其他小型脊椎動物甲殼類動物昆蟲。其分佈廣泛,且在範圍內是相當常見的鳥類。然而,該鳥的數量正因棲息地退化而減少。但IUCN認為其種群龐大,且下降趨勢甚微,故將其評為「無危

外貌描述

編輯
 
一隻羽毛蓬鬆的美洲麻鳽,尼斯夸利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美洲麻鳽體色為棕色,身體大而粗壯。其外貌與大麻鳽非常相似,區別前者體型稍小一些,羽毛上有斑點而無條紋。該鳥體長58—85厘米, 翼展92—115厘米,體重370—1072克 [3][4]

美洲麻鳽的冠羽呈栗棕色。頸部側面有一個藍黑色的細長斑塊,後頸為橄欖色。該鳥上背部和肩胛為深栗棕色,有條紋和黑色斑點。其羽毛中心為黑色,邊緣可能呈淺黃色。背部、臀部和上尾羽顏色相似,但羽毛上有更細的黑色斑點和灰色基部。美洲麻鳽的尾羽呈栗棕色,邊緣有斑點;初級和次級飛羽呈黑棕色,尖端呈淺黃色或栗色。該鳥臉頰呈棕色,有兩道自鳥喙延伸至眼眶的淺黃色條紋。美洲麻鳽的下巴呈乳白色,中央有栗色條紋,喉嚨、胸部和上腹部的羽毛均呈淺黃色和鐵鏽色,邊緣平滑,為黑色,故其下半身看起來像有條紋一樣。該鳥眼睛周圍的皮膚和瞳孔均為淡黃色。長而粗壯的喙為黃綠色,上頜顏色較下頜深,腿和腳呈黃綠色。幼體與成體相似,但頸部兩側更偏褐色 [5]

物種分類

編輯

英國牧師托馬斯·拉克特英語Thomas Rackett於1813年根據一具發現於多塞特郡迷鳥標本首次描述美洲麻鳽。其種加詞lentiginosus拉丁語中意為「雀斑」,指的是該鳥斑駁的羽毛[6]。目前美洲麻鳽是沒有現存亞種的單型種[7]。然而佛羅里達州伊切塔克尼河英語Ichetucknee River流域出土的一具鷺類化石與美洲麻鳽十分相似但體型較小,學界認為其系美洲麻鳽的史前亞種,並將其命名為B. l. columbianus[8][9]

物種分佈

編輯

美洲麻鳽主要繁殖範圍為美國大部和加拿大南部,最北可至卑詩省大奴湖哈德遜灣等地,亦可能在墨西哥中部高原繁殖。該鳥最主要的越冬地是佛羅里達州的大沼澤地,部分個體亦會前往美國南方其他地區、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等地越冬,最南可抵達巴拿馬哥斯達黎加。由於美洲麻鳽長距離遷徙的習性,其偶爾會作為迷鳥出現於大西洋彼岸的英倫三島丹麥冰島等地[5][7]

生態與習性

編輯

美洲麻鳽常棲息於淡水或半鹹水的濕地、沼澤或植被茂密的池塘與淺湖附近,偶爾也會在潮濕的開闊草地上覓食[5][7]。美洲麻鳽一般獨來獨往,常藏身於高草叢或蘆葦中,加之其體表的保護色,故一般難以發現。該鳥為夜行性,在黃昏時最為活躍[5]

 
嘗試藏身於草叢中的美洲麻鳽,攝於堪薩斯州奎維拉自然保護區英語Quivira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捕食

編輯
 
藏身於高草叢中的美洲麻鳽,攝於佛羅里達州沃庫拉泉州立公園英語Edward Ball Wakulla Springs State Park

同其他鷺類一樣,美洲麻鳽多在沼澤或濕地等淺水生境中捕食,其獵物以魚類為主,但也會捕食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小型哺乳類昆蟲甲殼類。該鳥有兩種不同的捕食方式[5]

  • 1)美洲麻鳽可能同其他涉禽一樣,在淺水區或植被中悄然移動並跟蹤獵物;
  • 2)此外,美洲麻鳽還會進行伏擊捕食,即躲藏在草叢中,待獵物接近後並不移動身體,而是慢慢伸長脖子以讓嘴接近獵物

鳴叫

編輯

雄性美洲麻鳽有時會發出類似於「嗡-咔-嗡」的鳴叫聲且同時前後扭動頭部[5]。其會至多連續鳴叫七次[7]。其具體發聲原理尚不清楚,但有猜測認為該鳥或會利用其食道輔助發聲。此猜測認為,美洲麻鳽發聲時會吞入大量空氣以使食道膨脹,此時其會發出輕微的打嗝聲。由於該鳥舌頭後長有皮瓣,空氣不會自食道流出。在食道膨脹完全後,美洲麻鳽會通過鳴管英語Syrinx發出其標誌性的叫聲。待其鳴叫結束後,該鳥會排出食道中的空氣[10]

領地意識

編輯

美洲麻鳽具有領地意識。當受到威脅時,美洲麻鳽會緩慢豎起其肩膀上原本並不外露的白色羽毛。這些羽毛在完全豎起後幾乎會環繞其頸部一圈,形似襞襟,僅在後頸部不相連。此後,美洲麻鳽可能會在原地維持這個姿勢不動,或將縮起頭部後快步緊跟闖入者[5]

育雛

編輯

美洲麻鳽會在香蒲藨草等粗糙植物之間築巢。雌鳥會負責構築巢穴,雄鳥則會護巢。其巢穴為枯枝或細枝拼成的浮床,內襯有雜草,高於水面約15厘米。美洲麻鳽一次最多產下六枚蛋,其蛋形狀為圓潤的橢圓形,呈橄欖褐色,無斑點。雛鳥會在約29天後孵化,期間僅有雌鳥會孵蛋。美洲麻鳽的雛鳥會輪流從雌鳥的喉嚨中攝取反芻的食物。雛鳥會在約2周大時離巢,在6—7周大時長齊羽毛[5]

種群現狀

編輯

棲息地破壞影響,多地美洲麻鳽目前有下降趨勢,在其分佈範圍南部尤甚[11]。然而,美洲麻鳽的分佈範圍廣泛,加之種群龐大,IUCN 將其評為「無危[1]。此外,該鳥在美國和加拿大分別受候鳥條約法案英語Migratory Bird Treaty Act of 1918候鳥協定法案英語Migratory Birds Convention Act保護[12][1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Botaurus lentiginos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2016: e.T22697340A93609388 [2021-11-19].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2697340A93609388.en . 
  2. ^ Lepage, Denis. American Bittern Botaurus lentiginosus (Rackett, 1813). Avibase. [2015-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6). 
  3. ^ American Bittern. All About Birds.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27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4. ^ CRC Handbook of Avian Body Masses by John B. Dunning Jr. (Editor).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Witherby, H. F. (編). Handbook of British Birds, Volume 3: Hawks to Ducks. H. F. and G. Witherby Ltd. 1943: 160–162. 
  6.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75, 221. ISBN 978-1-4081-2501-4. 
  7. ^ 7.0 7.1 7.2 7.3 Martínez-Vilalta, A.; Motis, A.; Kirwan, G.M. Poole, Alan F. , 編. American Bittern (Botaurus lentiginosus).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Alive (Lynx Edicions, Barcelona). 2014 [2015-10-28]. doi:10.2173/bow.amebit.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5). 
  8. ^ McCoy, John J. The fossil avifauna of Itchtucknee River, Florida (PDF). Auk. 1963, 80 (3): 335–351 [2023-08-15]. JSTOR 4082892. doi:10.2307/408289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17). 
  9. ^ Olson, Storrs L. A reappraisal of the fossil heron Palaeophoyx columbiana McCoy (PDF). Auk. 1974, 91 (1): 179–180 [2023-08-15]. JSTOR 4084689. doi:10.2307/408468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07). 
  10. ^ Chapin, James, P. The Function of the Oesophagus in the Bittern's Booming. The Auk, Vol XXXIX. 1922: 196. 
  11. ^ Gardner, Dana; Overcott, Nancy. Fifty Uncommon Birds of the Upper Midwest.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2007: 11. ISBN 978-1-58729-590-4. 
  12. ^ List of Migratory Bird Species Protected by the Migratory Bird Treaty Act as of December 2, 2013. Migratory Bird Program. U.S. Fish & Wildlife Service. [2015-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13. ^ MacDowell, Laurel Sefton.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anada. UBC Press. 2012: 113. ISBN 978-0-7748-2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