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規制音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4月28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6年4月28日) |
類型
編輯自主規制音種類繁多。最為常見的自主規制音是1000Hz正弦波聲音,也就是所謂的「嗶——」音。而「消音」的方式也比較常見。
作用
編輯一般地,使用自主規制音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 保護個人私隱。比如節目中的對話出現當事人的姓名等個人信息,有時為了保護其私隱,而將對話中提到的相關個人信息屏蔽。
- 避免敏感話題。節目播出機構出於審查的目的,可能會將一些不宜公開討論的政治話題或文化話題消音。
- 消除髒話髒字及色情內容。大部分國家均有廣播電台或電視台在一定時段、一定類型頻道內播出的節目不允許出現髒話及色情內容的規定,但節目中人物可能會說出一些不雅的言辭,這些話也會被處理。
- 規避版權問題。部分節目會提及其它節目或者商品的名字,為了避免版權糾紛而將相關內容屏蔽。
- 用於聆聽考試上。當話語內容說完題目後,多數會播放此音,例如在小學TSA及中學文憑試中。
自主規制音通常通常被用於屏蔽一些不適宜公開播放的語句(如粗口、色情等)及部分涉及個人私隱的內容。有時為了達到完全屏蔽的效果,在電視上還可能會在當事人說出相應語句時對其口部進行遮擋。而相應字幕也會進行處理,如將「fuck」替換為「f**k」,或是乾脆不顯示。
有些作品在廣播電視媒體播放時會加入自主規制音,但會發行沒有自主規制音的光盤(如動畫《妄想學生會》)。
部分視頻製作者在製作視頻時也會故意加入自主規制音,以達到搞笑、諷刺等效果(如動畫《幸運☆星》中提及大量其它ACG作品時,會被不同音效屏蔽,既避免了版權糾紛,又達到幽默效果)。此外,在平面或者網絡媒體中,有時「自主規制音」也會被用於替代部分粗口字詞,如「日了狗了」經常會被寫作「嗶了狗了」[1]。
少數的特殊案例如《海綿寶寶》台灣版,在消音時沒有發出任何如「嗶——」的效果音,而是在字幕的部分則用白色方塊給覆蓋掉。[來源請求]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盘点了下火箭近几年的1轮游,还真是哔了狗了…. 鳳凰網. 2016-04-28 [2016-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