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山
藝術山(法語:Mont des Arts,發音:[mɔ̃ dez‿aʁ];荷蘭語:Kunstberg,發音:[ˈkʏnstbɛr(ə)x] (ⓘ))是比利時布魯塞爾中心的一個城市綜合體和歷史遺址,由比利時皇家圖書館、比利時國家檔案館、布魯塞爾廣場會議中心和一個公共花園構成。該地點位於布魯塞爾市中心,上半部分位於位於宮廷山街(rue Montagne de la Cour/Hofbergstraat)和布魯塞爾王宮之間,下半部分位於皇帝大道(Boulevard de l'Empereur/Keizerslaan)和阿爾貝蒂娜廣場(Place de l'Albertine/Albertinaplein)之間,由布魯塞爾中央火車站提供大眾交通服務。
歷史
編輯早期歷史
編輯藝術山地區在歷史上曾經歷過不同的變遷。直到14世紀,猶太人一直在這裏定居,故而留有猶太樓梯。該樓梯由四個陡峭的樓梯組成,通往布魯塞爾的上城區。[1]後來,圍繞着現在已經消失的三頭街(Rue des Trois-Têtes/Driehoofdenstraat),此處發展為一個人口稠密的街區,即聖羅克街區(Quartier Saint-Roch/Sint-Rochuswijk),[2]設有舊皇宮,即今日的司法宮。[3]
15-18世紀期間,俯瞰附近地區的這座小山被稱為「宮廷山」(Montagne de la Cour/Hofberg),因為以前的考登山宮也坐落於此。這座聞名全歐洲的宮殿在成為布拉班特公爵府邸後曾進行過大規模擴建,但在1731年毀於一場大火。[4]現在,只有一小段宮廷山路保留在皇家廣場下方。[5]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該地區的發展提出了布魯塞爾城市規劃史上最複雜的問題之一:如何通過宮廷山的重組,將布魯塞爾割裂的上城和下城連接起來。[6]
第一藝術山(1910年–1954年)
編輯19世紀末,國王利奧波德二世萌生了將該地改造成藝術區的想法,並買下了整個街區。各種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應邀繪製建築平面圖,以容納各種文化機構。與此同時,布魯塞爾市時任市長夏爾·比爾斯為聖羅克街區制定不同的規劃。他的城市和美學理念與利奧波德二世完全相反。市長希望儘可能多地保留老城區,而國王則為他的首都設想了宏偉的項目。比爾斯孤立無援,沒有得到市政委員會的支持。1894年11月19日,市政委員會投票支持了國王的計劃。五年後,比爾斯憤而辭職。[7][6]
1897年1898年該街區舊的建築被拆除後,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該地塊變成了城市空地。1903年,布魯塞爾市和比利時政府最終簽署了一項協議,在對舊的聖羅克街區和普特里區進行全面改造的同時,修建中央火車站和藝術山。為了在1910年布魯塞爾國際博覽會期間提高該地區的吸引力,國王命令法國景觀設計師皮埃爾·瓦舍羅(Pierre Vacherot)在山上設計一個「臨時」花園。1910年,利奧波德二世去世一年後,他的繼任者阿爾貝一世國王為新公園舉行了落成典禮。[5]
-
1897年1898年拆除舊街區
-
1920年代的臨時花園
第二藝術山(1954年至今)
編輯雖然花園的設計是臨時性的,但它卻成為了市中心廣受讚譽的綠地,但在20世紀30年代末,當藝術山被重新規劃,花園不得不被拆除,以建造一個新的廣場作為城市改造項目的中心。該項目由建築師莫里斯·烏尤和朱爾·戈貝爾特(Jules Ghobert)共同負責。1956年至1969年間,公園及其周邊環境被巨大而嚴酷的幾何結構所取代,如比利時皇家圖書館和會議宮(現為布魯塞爾廣場會議中心)。由景觀建築師勒內·佩謝爾設計的新幾何花園就建在阿爾貝蒂娜停車場的水泥上蓋上。皇家圖書館的修建導致舊的奧蘭治-拿騷宮殿(聖佐治教堂除外)完全消失。面對抗議浪潮,1961-1962年決定將其併入圖書館建築群。[8]落成典禮於1969年舉行。[6]
藝術山是布魯塞爾最美的景觀之一。雖然作為會議中心新入口的玻璃鋼立方體改變了建築群的上半部分,但佩謝爾所創造的透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從高處俯瞰,布魯塞爾市政廳位於大廣場上的著名塔樓清晰可見。[9]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裏,還可以看到庫克爾貝赫大教堂,甚至原子球塔。[10]西面聳立着雕塑家阿爾弗雷德·庫爾滕斯創作的阿爾貝一世騎馬雕像,於1951年落成。[6]
-
比利時皇家圖書館和阿爾貝一世騎馬雕像
-
會議宮
-
藝術山鐘樓
-
藝術山花園
參考資料
編輯引用
編輯- ^ Localisation de 'Escalier des Juifs' sur 14 plans de Bruxelles. www.reflexcity.net. [202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9).
- ^ Localisation de 'Rue des Trois-Têtes' sur 14 plans de Bruxelles. www.reflexcity.net. [202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9).
- ^ Place de la Justice. www.reflexcity.net. [202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6).
- ^ Anagnostopoulos & Houssiau 2006,第3頁.
- ^ 5.0 5.1 Kunstberg - History. www.montdesarts.com.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1).
- ^ 6.0 6.1 6.2 6.3 Mont des Arts – Inventaire du patrimoine architectural. monument.heritage.brussels. [202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1) (法語).
- ^ Demey 1990,第260頁.
- ^ Wasseige 1995,第26頁.
- ^ Mont des Arts Gardens. visit.brussels.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英語).
- ^ Poel, Nana Van De. The History of the Mont des Arts in 1 Minute. Culture Trip. [2018-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6).
書目
編輯- Anagnostopoulos, Pierre; Houssiau, Jean. The old palace of Coudenberg. Brussels, city of Art and History 42. Brussels: Éditions de la Région de Bruxelles-Capitale. 2006 [2024-03-07]. ISBN 978-2-93045-70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5).
- Demey, Thierry. Bruxelles, chronique d’une capitale en chantier. I: Du voûtement de la Senne à la jonction Nord-Midi. Brussels: Paul Legrain/CFC. 1990. OCLC 44643865 (法語).
- Demey, Thierry. Bruxelles, des remparts aux boulevards. Brussels: Badeaux. 2013. ISBN 978-2-930609-02-7 (法語).
- Wasseige, Manoëlle. Le Quartier Royal. Bruxelles, ville d'Art et d'Histoire 15. Brussels: Éditions de la Région de Bruxelles-Capitale. 1995 [2024-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5) (法語).
- Le Patrimoine monumental de la Belgique: Bruxelles (PDF). 1B: Pentagone E-M. Liège: Pierre Mardaga. 1993: 512–516 [2024-03-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7-10) (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