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港 (城市)
蘇丹港(阿拉伯語:بور سودان),是蘇丹共和國紅海省的省會及僅次於首都喀土穆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蘇丹重要的海港,瀕臨紅海。截至2007年,共有居民489,725人。
蘇丹港 بور سودان | |
---|---|
蘇丹港港口 | |
坐標:19°36′57″N 37°12′59″E / 19.6158°N 37.2164°E | |
國家 | 蘇丹 |
州 | 紅海州 |
人口(2007) | |
• 總計 | 489,275(估計)人 |
由於蘇丹港隔紅海與麥加的外港吉達相望,所以很久以前北非穆斯林就已開始利用這裏作為去朝聖的捷徑。1904年,英國統治當局修建了連接喀土穆與紅海的鐵路,蘇丹港作為這條鐵路的終點很快繁榮起來。
蘇丹港位於沙漠當中,氣候炎熱而乾燥。
歷史
編輯經濟
編輯1977年,蘇丹港和喀土穆之間修建了一條輸油管道,隨後又建成了現代化的煉油廠,成為蘇丹石油加工與運輸的重要基地,主導着蘇丹的國際貿易。[1]蘇丹港還有電力、汽車裝配、船舶修理、農牧產品加工等產業,附近地區盛產食鹽。[2]:9
交通
編輯蘇丹港已發展為設備優良的現代化港口,蘇丹出口的棉花、阿拉伯膠、油菜籽、皮革,進口的機械、車輛、建築材料等物資都在這裏集散,年吞吐量800萬噸。20世紀末,又在蘇丹港南部修建了巴沙爾港(Bashair)作為石油出口專用港。1904年開始修建阿特巴拉至蘇丹港的鐵路,1906年修通,為軌距1.067米的窄軌鐵路,該鐵路在阿特巴拉銜接上1899年建成的瓦迪哈勒法至喀土穆鐵路,使得蘇丹港與當時的英埃蘇丹首府喀土穆相連接。1970年代,蘇丹開始修建喀土穆經瓦德邁達尼、加達里夫、卡薩拉至蘇丹港的公路,1980年貫通,長1,200公里。蘇丹港新國際機場位於城南20公里處,開通有飛往喀土穆、杜拜、開羅、伊斯坦布爾、吉達等地的航線。蘇丹港已成為蘇丹的海、陸、空運輸樞紐。[2]:9,276-282
教育
編輯宗教活動場所
編輯禮拜的地方主要是穆斯林清真寺,[4]但也有基督教教堂和寺廟,包括喀土穆羅馬天主教大主教區(天主教會)、蘇丹內陸教會(浸信會世界聯盟)和蘇丹長老會教會(世界改革宗教會)。
氣候
編輯蘇丹港為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極其炎熱,冬季中度炎熱,需要從伊特巴伊山中的瓦迪阿爾巴特河獲取淡水。冬天的溫度很容易超過30℃,夏天的溫度可以超過45℃。全年雨量逾九成在十月至一月之間,大部份在十一月。根據記錄,雨量最多的月份是1947年十一月,雨量為182毫米,而雨量最多的年份是1923年7月至1924年6月,雨量為231毫米。年平均降雨量為76毫米,1983年1月至1984年6月期間沒有降雨。[5]全年的平均溫度(所有日高點和夜間低點的平均值)是28.4℃(83.1℉)。
蘇丹港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37.0 (98.6) |
36.6 (97.9) |
40.0 (104.0) |
41.2 (106.2) |
47.0 (116.6) |
46.7 (116.1) |
48.0 (118.4) |
48.6 (119.5) |
46.1 (115.0) |
44.3 (111.7) |
39.0 (102.2) |
38.0 (100.4) |
48.6 (119.5) |
平均高溫 °C(°F) | 26.8 (80.2) |
27.0 (80.6) |
28.8 (83.8) |
31.4 (88.5) |
35.0 (95.0) |
38.5 (101.3) |
40.1 (104.2) |
40.2 (104.4) |
37.4 (99.3) |
33.4 (92.1) |
30.8 (87.4) |
28.8 (83.8) |
33.2 (91.8) |
日均氣溫 °C(°F) | 23.3 (73.9) |
23.0 (73.4) |
24.3 (75.7) |
26.5 (79.7) |
29.3 (84.7) |
32.2 (90.0) |
34.1 (93.4) |
34.5 (94.1) |
32.1 (89.8) |
29.3 (84.7) |
27.3 (81.1) |
24.7 (76.5) |
28.4 (83.1) |
平均低溫 °C(°F) | 19.7 (67.5) |
19.0 (66.2) |
19.9 (67.8) |
21.6 (70.9) |
23.7 (74.7) |
25.9 (78.6) |
28.2 (82.8) |
28.9 (84.0) |
26.8 (80.2) |
25.3 (77.5) |
23.8 (74.8) |
21.3 (70.3) |
23.7 (74.7) |
歷史最低溫 °C(°F) | 10.0 (50.0) |
10.2 (50.4) |
10.0 (50.0) |
12.3 (54.1) |
17.4 (63.3) |
17.2 (63.0) |
20.0 (68.0) |
20.0 (68.0) |
18.9 (66.0) |
17.5 (63.5) |
17.5 (63.5) |
9.0 (48.2) |
9.0 (48.2) |
平均降雨量 mm(吋) | 7.2 (0.28) |
0.9 (0.04) |
0.9 (0.04) |
0.2 (0.01) |
1.1 (0.04) |
0.2 (0.01) |
3.8 (0.15) |
1.4 (0.06) |
0.0 (0.0) |
13.9 (0.55) |
35.0 (1.38) |
10.0 (0.39) |
76.1 (3.00) |
平均降雨天數(≥ 0.1 mm) | 1.2 | 0.2 | 0.2 | 0.3 | 0.3 | 0.1 | 0.8 | 0.3 | 0.0 | 1.2 | 4.1 | 1.7 | 10.4 |
平均相對濕度(%) | 69 | 70 | 69 | 65 | 58 | 50 | 49 | 50 | 60 | 72 | 72 | 71 | 63 |
月均日照時數 | 195.3 | 226.8 | 282.1 | 306.0 | 322.4 | 285.0 | 272.8 | 288.3 | 282.0 | 297.6 | 225.0 | 213.9 | 3,197.2 |
日均日照時數 | 6.3 | 8.1 | 9.1 | 10.2 | 10.4 | 9.5 | 8.8 | 9.3 | 9.4 | 9.6 | 7.5 | 6.9 | 8.8 |
可照百分比 | 57 | 68 | 75 | 80 | 80 | 72 | 67 | 68 | 78 | 82 | 69 | 63 | 72 |
數據來源1:NOAA,[6]香港天文台,[7] | |||||||||||||
數據來源2:氣象氣候(最高及最低紀錄)[8] |
人口統計資料
編輯年份 | 人口 |
---|---|
1906[9] | 4,289 |
1941 | 26,255 |
1973 | 132,632 |
1983 | 209,938 |
1993 | 305,385 |
2007(估算) | 489,275 |
2008(估算) | 517,338 |
人口主要是阿拉伯人,少數是亞洲人和歐洲人。[1]
友好城市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Port Sudan | Fact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2) (英語).
- ^ 2.0 2.1 2.2 劉鴻武; 姜恆昆. 列国志 苏丹.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 ISBN 7-5097-1902-2.
- ^ Red Sea University. African Studies Center. [2011-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2).
- ^ Britannica, Sud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ritannica.com, USA, accessed on July 7, 2019
- ^ Monthly Rainfall for Port Sudan (#62641)
- ^ Port Sudan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2015-01-24].
- ^ Climatological Information for Port Sudan, Sudan. Hong Kong Observatory. [2015-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0).
- ^ Station Port Soudan. Meteo Climat. [201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法語).
- ^ Port Suda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2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3. 1911. Chisholm, Hugh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