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立山
Alexandre-François LEGROS
出生1871年5月18日
法國芒什省庫唐斯教區蒙特維龍
逝世1902年8月19日
大清國廣東省潮汕地區
職業傳教士

譚立山(1871年5月18日—1902年8月19日),原名亞歷山大·方濟各·勒格羅Alexandre-François LEGROS[1]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在廣東潮汕地區傳教。

生平

編輯

1871年5月18日出生於芒什省(Manche)庫唐斯教區(Coutances)蒙特維龍(Montviron)[2],曾就讀於維勒留(Villedieu)的聖若瑟學院、聖洛(Saint-Lô)的教區小修院和庫唐斯(Coutances)的教區大修院。 他在1894年9月14日入巴黎外方傳教會(M.E.P.)神學院[2]

1896年9月27日晉鐸,隨後在11月4日前往廣東(Kouang-tong)傳教[2]。 他首先在澄海(Ting-hai)擔任副本堂(vicaire)。 1897年,休斯主教(Mgr.Chausse)[3]將當時廣闊的轄區劃分開來,委託譚立山神父負責饒平(Tchao-peng),1889年在浮濱溪建立了該縣第一座天主堂[4]。 「儘管當地官員和基督新教團體對他充滿敵意,傳教士譚立山神父還是完滿地恪守他的職責。」[2] 1900年,在排外運動中,譚立山神父在他的管區內維護住了兩個教堂[2][5],幾乎所有以前曾猛烈攻擊他的基督新教教徒和牧師都在那裏避難。

1901年,他從排外運動後的一片廢墟中重建了幾個教堂。不久後瘟疫傳來,譚神父全身心地投入到為感染者的工作中。1902年8月19日,他在潮汕地區(Swatow)[6]去世[2]。當他死後,教友們這樣總結他的工作:當譚神父來到這裏時,我們只有有35人;我們沒有教堂,而且我們還受到迫害。神父援救我們,滋養我們,保護我們。現在我們有22個教堂和祈禱所,我們有七百個已經受洗的教友;如果我們還在面對一些過往的煩惱,至少我們覺得更自由、更強大了。我們的宗教信仰受到尊重。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譚神父。

註釋

編輯
  1. ^ 譚立山神父姓為勒格羅(LEGROS),名為亞歷山大-方濟各(Alexandre-François)。在譚神父的墓碑上記識聖名方濟各。亞歷山大可能是他中文名「立山」的來源,因為舊時教會將「Alexandre」翻譯為「歷山」,例如聖教宗歷山一世。
  2. ^ 2.0 2.1 2.2 2.3 2.4 2.5 admin. LEGROS — Français. www.irfa.paris. [2020-09-01] (法語). 
  3. ^ 休斯主教名字只是音譯,暫時不能確定是巴黎外方傳教會的總會長或者區會長或者是潮州代牧區的代牧主教。
  4. ^ 【县名来源】饶永不瘠,平永不乱(4)_饶平之窗. www.iraoping.com. [2020-09-01]. [失效連結]
  5. ^ 原話是:il soutint deux sièges dans sa résidence,大意是他在他的所在地維持了兩個席位。教堂主祭座位與教堂本身息息相關,具有禮儀神學上的意義,並且在習慣表達上也會說「某教區定座於某地」,意即主教座堂位於某地。
  6. ^ 此處所說的汕頭泛指潮汕地區,非特指現今的汕頭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