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化民
鍾化民(1537年—1597年),字維新,號文陸[1],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仁和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
鍾化民 | |
---|---|
大明巡撫河南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 |
籍貫 |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仁和縣 |
字號 | 字維新,號文陸 |
出生 |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十二月二十一日 |
逝世 |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 |
出身 | |
| |
著作 | |
|
生平
編輯早期生涯
編輯萬曆七年(1579年),鍾化民登己卯科浙江鄉試第十五名舉人,八年中式庚辰科會試第一百三名,三甲一百三十七名進士,吏部觀政後,本年授職惠安縣知縣,政績卓越,得到御史安九域舉薦。因俸未到期,萬曆十年轉任樂平縣知縣,治績又最為突出。萬曆十四年(1586年),授河南道監察御史[2],與同官何卓、王慎德再三上奏,請求建立儲君,神宗不予答復。萬曆十五年,鍾化民離京巡視陝西茶馬,上奏稱,「邊塞地方寒冷,僅以畜馬為業。現考慮到外族擅自出入事,一旦嚴厲禁止,民間生息與境內貿易都將廢除了,公私費用也無所依賴。請求聽任百姓過境販賣,只是不得進入番中,又以此前寧夏缺乏糧餉,每年發銀萬兩換米二萬七千石。後被主管官吏吞沒,軍隊只得向百姓濫征。因此請求以墾田糧食補充,永遠停止征派。」神宗予以批准。後巡按山東,請求每年旱災時,地方官可以先蠲恤、後上報。因在寧夏時,取官銀做交往費用的事情,被尚書丞周弘禴所彈劾。十七年巡按山東,萬曆十九年,調為行人司司正[3][4]。
國本之爭
編輯之後,鍾化民多次升遷。萬曆二十年,升任禮部員外郎,次年升儀制司郎中[5]。沈王朱珵堯由旁支長子嗣位,請求分封他的庶子為郡王,鍾化民堅持上疏反對。神宗下旨道:「只管給予虛名,命令藉此成婚。」鍾化民上奏反對,並以國本之爭警示神宗:「沈王之子與嫡長子哪一個更親?王子不立即分封,是因擔心妨礙婚娶。嫡長子卻不立刻封立,難道不害怕妨礙禮教嗎?」神宗聽後震怒,以鍾化民言辭率直,沒有追究。皇上命令同時分封三王,鍾化民與顧允成等在朝房中當面責問王錫爵。萬曆二十一年,升光祿寺寺丞[6][7]。
治理河南
編輯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河南發生大饑荒,人相食,神宗命鍾化民兼任河南道御史,前往賑恤。他的救荒之政均有效果,百姓大為高興。鍾化民既已完成任務,便把有關情況繪上圖畫,進獻給皇上。神宗予以嘉獎,一再下諭旨讚揚他。他也提升為太常寺少卿[8]。萬曆二十四年,他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9],討平南陽礦盜。夾河盜亂曾有數千人,鍾化民又率兵大破平定。正值皇上派宦官開採礦產,他也上疏極力勸諫利害[10]。
鍾化民為人短小精悍,多有智謀。居於官位勤勉政事,所到之處均有聲望。遍訪八府,延請父老,詢問疾苦。因積勞成疾,卒於任。當時士民相繼到朝廷頌揚他。詔贈右副都御史,賜忠惠祠[11]。
家族
編輯曾祖鍾慶。祖父鍾芳,壽官。父親鍾德隱,贈知縣。
延伸閱讀
編輯[編]
參考
編輯- ^ 明分省人物考 ,5冊43卷 ,244
- ^ 明實錄:神宗實錄 ,213卷 ,4005
- ^ 明實錄:神宗實錄 ,240卷 ,4876
-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 ,155卷 ,5971-5972鍾化民 ,字維新,仁和人。萬曆八年進士。授惠安知縣,多異政。御史安九域薦於朝, 以俸未及期,移知樂平,治復最。 徵授御史。與同官何卓、王慎德交章請建儲,不報。出視陝西茶馬,言:「邊塞土寒,獨畜馬為業。今慮其闌出為厲禁,於是民間孳息與境內貿易俱廢,公私緩急亦無所資。請聽 踰境販鬻,特不得入番中。又曩寧夏乏餉,歲發萬金易米二萬七千石,後所司乾沒,濫征之 民。請以墾田粟補之。永停徵派。」俱報可。巡按山東,歲旱請蠲振先發後聞。坐寧夏時取 官銀交際,為尚寶丞周弘禴所劾,調行人司正。
-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禮部志稿.歷官表二 ,43卷 ,597
- ^ 明實錄:神宗實錄 ,263卷 ,4877
-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 ,155卷 ,5971-5972:累遷儀制郎中。瀋王珵堯由支庶嗣,請封其庶子為郡王,化民持不可。帝傳諭曰:「第 予虛名,令藉是婚娶耳。」化民奏曰:「瀋王子與元子孰親?王子不即封,慮妨婚娶。元子不即立,不慮妨豫教乎?」帝怒,以化民辭直無以難。帝命並封三王,化民與顧允成等面詰王 錫爵於朝房。尋進光祿丞。
- ^ 明實錄:神宗實錄 ,279卷 ,5166
- ^ 明實錄:神宗實錄 ,302卷 ,5658
-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 ,155卷 ,5971-5972:二十二年,河南大饑,人相食,命化民兼河南道御史往振。荒政具舉,民大悅。既竣,繪圖以進。帝嘉之,褒諭者再。擢太常少卿。二十四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討平南陽 礦盜。夾河賊嘯聚數千人,復督兵破之。時方采礦,抗疏力諫。
-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 ,155卷 ,5971-5972:化民短小精悍,多智計。居官勤厲,所至有聲。徧歷八府,延父老問疾苦。勞瘁卒官,士民相率頌於朝。詔贈右副都御史,賜祠曰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