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面金屬
鏡面金屬(英語:Speculum metal)是一種白色而脆弱的合金,主要由約三分之二的銅和三分之一的錫混合而成。這種合金可以透過拋光製成高度反射的表面。從古至今,鏡面金屬被廣泛用於製造各種鏡子,從個人修飾用品到光學器材都有應用,直到現代以金屬鍍膜玻璃鏡取而代之。
鏡面金屬的成分通常是兩份銅和一份錫,再加入少量的砷。也有其他配方中含有銀、鉛或鋅。與青銅合金相比,鏡面金屬中的錫含量大約是銅的兩倍。考古學家和專家更傾向於稱之為「高錫青銅」,[2]但這個術語也用於描述其他含有約20%錫的合金,例如鐘青銅。
製造大型鏡面金屬鏡子相當困難,而且這種合金容易氧化,需頻繁進行拋光。然而,在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之間,這是製造高精密光學設備所需的大型鏡子唯一實用的材料,直到玻璃鍍銀技術的出現。
鏡面金屬主要應用於金屬鏡面反射望遠鏡,其中一些著名的例子包括牛頓反射望遠鏡、帕森斯敦的利維坦望遠鏡以及威廉·赫歇爾用於發現天王星的望遠鏡。然而,這種鏡子無法像現代鏡子一樣反射大量光線,且容易氧化。
早期歷史
編輯在中國,可能早在2000多年前,人們就掌握了將高錫合金的青銅材料製成堅硬、高光澤金屬的技術。[3]這項技術可能也同時發展於西方文明。[4]古代著作《普林尼的自然史》中或許也有相關描述。在歐洲中世紀,人們已經開始使用這種金屬製作鏡子,相較於一般的青銅鏡子,具有更好的反射能力且更不易氧化。然而,由於錫的價格昂貴,合金的成分必須準確控制。雖然當時和之後,這種鏡子通常被稱為「鋼鏡」,但實際上並不含有鋼材。[5][6]
由於鏡面金屬過於堅硬,不適合進行壓花和鑲嵌等冷加工技術,但若用於鑄造小型物品,效果非常出色。因此,鏡面金屬也廣泛用於製作「黑暗時代的腰帶配件、扣環和胸針」等小型飾品,呈現出迷人的銀白色光澤。[6]
在望遠鏡中的應用
編輯在早期的歐洲,人們只知道硬銅鏡金屬可以作為良好的反射表面材料,用於製作望遠鏡。[7]不同於家用鏡子,家庭鏡子的反射金屬層被塗覆在玻璃背面,並加上保護性的清漆。然而,望遠鏡需要一面可以製作成複雜拋物面形狀的鏡子,以便實現所需的光學效果。這就是為甚麼在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裏,硬銅鏡金屬一直是唯一可以勝任這項任務的材料。早期的設計者詹姆斯·格雷戈里曾試圖製造他的戈里望遠鏡,但由於找不到能夠製作複雜硬銅鏡的工匠,他的嘗試以失敗告終。[8]
1668年,艾薩克·牛頓成功製造了第一台反射望遠鏡。他的望遠鏡(後來被稱為牛頓反射望遠鏡)使用了他自己研製的直徑為33毫米(1.3英吋)的硬銅鏡金屬主鏡。[7]與其他望遠鏡設計不同,牛頓簡化了鏡子的形狀,採用了球面。隨後,硬銅鏡金屬的組成得到改進,並在18世紀和19世紀用於許多反射望遠鏡的製造中。[9]
雖然使用鏡面金屬鏡片的反射望遠鏡可以建造非常大的口徑,例如威廉·赫歇爾於1789年建造的直徑126厘米(49.5英寸)的「40英尺望遠鏡」[10]和羅斯勳爵於1845年建造的直徑183厘米(72英寸)的「利維坦望遠鏡」,但金屬材料的使用不實際,使得大多數天文學家更偏好較小的折射望遠鏡。[10]鏡面金屬鏡片非常難以鑄造和塑形,只能反射66%的光線。[10]鏡面金屬還有一個不幸的特性,就是在空氣中容易氧化變黑,對濕度敏感,需要不斷重新拋光以維持其有效性。這意味着望遠鏡鏡片必須不斷地取下、拋光和重新修整到正確的形狀。這有時候很困難,有些鏡片不得不被放棄使用。這還要求每個望遠鏡必須製造兩個或更多的鏡片,以便一個在拋光時另一個可以使用。夜間迅速冷卻的空氣會在大型鏡面金屬鏡片中產生應力,使其形狀失真,影響成像質量。羅斯勳爵的72英寸金屬鏡片上有可調節的槓桿系統,可以在無法產生可接受影像時調整其形狀。[11]
在1856年至1857年間,卡爾·奧古斯特·馮·斯坦海爾和萊昂·福科引入了一種改進型的鏡面反射望遠鏡技術,即在玻璃塊的前表面(即第一表面)上塗覆一層超薄的銀鏡層。相較於使用銅鏡,銀鍍玻璃鏡的反射效果更好,能夠反射90%的光線,並且不易氧化變黑。此外,銀鍍層可以被從玻璃上除去,因此即使鏡面暗淡,也可以重新進行銀鍍,而無需改變精確拋光的玻璃基底的形狀。與銅製鏡相比,玻璃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能夠在溫度變化中更好地保持形狀。這標誌着銅鏡反射望遠鏡的時代結束,最後一台大型銅鏡反射望遠鏡是在1867年完成的墨爾本大型望遠鏡,其鏡面直徑為122厘米(48英吋)。隨後,大型玻璃鏡反射望遠鏡的時代開始,例如安德魯·埃恩斯利·科蒙於1879年建造的36英吋(91厘米)和1887年建造的60英吋(152厘米)反射望遠鏡,以及1908年建造的60英吋(150厘米)威爾遜山天文台哈勒望遠鏡,1917年建造的100英吋(2.5米)威爾遜山胡克望遠鏡,以及1948年建造的200英吋(5米)帕洛馬山哈勒望遠鏡。[10]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Original mirror for William Herschel's forty-foot telescope, 1785. Science Museum. [200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2).
- ^ Meeks 2013,第63–65頁.
- ^ Joseph & Lu 1974,第238頁.
- ^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34,第71頁.
- ^ Osborne 1975,第570頁.
- ^ 6.0 6.1 Meeks 2013,第65頁.
- ^ 7.0 7.1 King 2003,第74頁.
- ^ Chambers & Thomson 1875,第175頁.
- ^ 牛顿望远镜系统中的光线传播建模. COMSOL. [2023-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5) (中文).
- ^ 10.0 10.1 10.2 10.3 Pettit 1956.
- ^ Time-Life Books 1990.
來源
編輯-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The Journal of the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64.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34.
- Chambers, Robert; Thomson, Thoma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Eminent Scotsmen. 1875.
- King, Henry C. The History of the Telescope. Courier Corporation. 2003 [2023-12-25]. ISBN 978-0-486-432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 Meeks, Nigel. Patination phenomena on Roman and Chinese bronze mirrors and other artefacts. Susan La-Niece (編). Metal Plating and Patination: Cultural, Technic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Elsevier. 2013 [2023-12-25]. ISBN 97814832920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5).
- Joseph, Needham; Lu, Gwei-dje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Magisteries of Gold and Immortality.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Spagyr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ISBN 978-0-521-08571-7.
- Osborne, Harol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Decorative Ar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ISBN 0198661134.
- Pettit, Edison.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Leaflets. The Reflector. 1956-12, 7 (331): 249–256.
- Time-Life Books. Voyage through the universe: The Visible Universe. Time-Life Books. 1990 [2023-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