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藎民(1895年—1981年3月7日),原名陳宏勛浙江省天台縣城關人,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中國數學家、教育家。[1]

生平

編輯
 
中華民國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界遊街大會被拘留之北京高師愛國學生七日返校時攝影

1915年,陳藎民畢業於天台中學。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數學系。在校期間,他曾任該校學生自治會評議員、《國民》雜誌社評議員, 並發起成立了「工學會」。[1]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在火燒趙家樓中,陳藎民、匡互生等學生沖入曹汝霖家院子,打開大門。後來他和其他31名學生被軍警逮捕。5月7日,北京政府被迫將他們釋放。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被捕的8位同學回到校門口,被歡迎的同學戴上了大紅花並抬起留影。同日,他代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參加了北京各界抵制日貨委員會成立大會,當選全國各界抵制日貨聯合會主席。此後,他同各校的同學南下進行宣傳,推動了五四運動在全國的興起。[1]

1921年,陳藎民赴法國里昂中法大學留學。在校期間,他得知中法教育會中方秘書長褚民誼剋扣並盜用公款,購買一架鋼琴並以私人的名義贈與中法教育會法方秘書長古洪,便對褚民誼當面質問,還打了褚民誼兩個耳光。事後,褚民誼要將陳藎民遣送回國。經同學幫助,陳藎民轉入底雄大學。1925年學成歸國,歷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大學教授、浙江省立第六中學校長、暨南大學復旦大學等校教授。[1]

抗日戰爭爆發後不久,日軍佔領上海。當時,陳藎民和妻子閻振玉分任上海育青中學的董事長、校長。他們克復困難,將學校遷至浙江天台。1939年,陳棗民任英士大學教授,後來兼任該校教務長及工學院院長。。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2年12月將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工學院改建為國立北洋工學院陳藎民為代理院長。1943年起,歷任北洋工學院院長、北洋大學理學院院長、國立北洋大學北平部主任。其間,他支持學生開展反蔣、反美的活動,營救被捕學生,拒絕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救濟。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天津前夕,陳藎民反對遷校將學校遷往台灣,並與18位教授在報上發佈公開信,呼籲城防司令德語Stadtkommandant陳長捷撤離天津。陳藎民因此而險些遭到逮捕。[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陳藎民任北洋大學校務臨時委員會主席。1950年起,陳藎民在北京定居,任北京工業學院教授兼校務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高等數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文化大革命期間,1973年,陳藎民冒政治風險致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建議加強高等學校的基礎理論,特別是工程數學應用數學的研究,獲周恩來重視。[1]

1981年3月7日,陳藎民在北京病逝。其骨灰安放於八寶山革命公墓[1]

著作

編輯
  • 《非歐幾何學》
  • 《高等數學教程》
  • 《高等數學基礎》[1]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