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樂鮎科

鲶形目的一科鱼类

陶樂鮎科(學名:Doradidae)是輻鰭魚綱鮎形目的其中一科。原產於南美洲,主要分佈於巴西、祕魯、圭亞那。

陶樂鯰科
盔平囊鯰 Platydoras armatulus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鮎形目 Siluriformes
科: 陶樂鮎科 Doradidae
Bleeker, 1858

分佈

編輯

大多數的南美洲盆地都有陶樂鮎的分佈。不過在太平洋沿岸流域和拉普拉塔河以南的沿海流域並沒有陶樂鮎。其中70 %的有效物種分佈於亞馬遜河流域;例如,奧里諾科盆地的港口大約有22種,且為排名第二豐富的物種。另一方面,在巴西東部沿海盆地只發現2種陶樂鮎;分別為,熱基蒂尼奧尼亞(Jequitinhonha)和帕爾多河(Pardo river)的沃特氏陶樂鮎(wertheimeria maculata),以及paraguaçu河的kalyptodoras bahiensis。

外表及解剖特徵

編輯

經由在背鰭前發達的頸盾,以及側線高度骨化作用後形成的帶刺菱鱗可以很容易的辨認出陶樂鮎。陶樂鮎通常也有三對觸鬚(無鼻觸鬚)、一個脂鰭和背鰭上有四到六條刺鰭(第一刺鰭上有棘)。有時,這些魚會被稱為〝會說話的鮎魚〞,這是因為他們能藉着移動胸棘或是震動鰾來發出聲音。

分類

編輯

陶樂鮎科下分31個屬,如下:

陶樂棘鮎屬Acanthodoras

編輯

蜴鮎屬Agamyxis

編輯

鈍囊鮎屬Amblydoras

編輯

上棘鮠屬Anadoras

編輯

安渡陶鮎屬Anduzedoras

編輯

星額陶鮎屬Astrodoras

編輯

刺鰭陶鮎屬Centrochir

編輯

刺陶鮎屬Centrodoras

編輯

半棘鮠屬Hemidoras

編輯

下陶鮎屬Hypodoras

編輯

卡來陶鮎屬Kalyptodoras

編輯

細棘鮠屬Leptodoras

編輯

石陶樂鮎屬Lithodoras

編輯
  • 石陶樂鮎 Lithodoras dorsalis (Valenciennes, 1840),基異名:Doras dorsalis Valenciennes, 1840

大陶樂鮎屬Megalodoras

編輯
  • 真陶樂鮎 Merodoras nheco Higuchi, Birindelli, Sousa & Britski, 2007

高山陶鮎屬Orinocodoras

編輯

骨錨鮎屬Ossancora

編輯

琴鮎屬Physopyxis

編輯

平囊鮎屬Platydoras

編輯

翼陶樂鮎屬Pterodoras

編輯

吻陶鮎屬Rhynodoras

編輯

大吻陶鮎屬Rhynchodoras

編輯

蠍鮎屬Scorpiodoras

編輯

粗皮陶鮎屬Trachydoras

編輯

沃特氏陶鮎屬Wertheimeria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Birindelli, J.L.O., Fayal, D.F. & Wosiacki, W.B. 2011. Taxonomic revision of thorny catfish genus Hassar (Siluriformes: Doradidae). Neotropical Ichthyology. 9(Steindachner, 1881) (3): 515-542. : http://www.ufrgs.br/ni/vol9num3/v09n3a06.pdf
  2. ^ Sousa, L.M. & Birindelli, J.L.O. 2011. Taxonomic Revision of the Genus Scorpiodoras (Siluriformes: Doradidae) with Resurrection of Scorpiodoras calderonensis and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Copeia. 2011 (1): 121-140.
  3. ^ Mark Henry Sabaj and Mariangeles Arce Hernández. 2017. Taxonomic Assessment of the Hard-Nosed Thornycats (Siluriformes: Doradidae: Trachydoras Eigenmann 1925) with Description of Trachydoras gepharti, n. sp.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 166(1);1-53. DOI: 10.1635/053.16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