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木鑲嵌
骨木鑲嵌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的一項傳統工藝,在木器表面嵌入動物骨骼進行裝飾。2008年,骨木鑲嵌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
鑲嵌 骨木鑲嵌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寧波博物館藏清代骨木鑲嵌椅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浙江省寧波市 |
分類 | 傳統美術 |
序號 | 867 |
編號項目 | Ⅶ-91 |
登錄 | 2008年 |
發展歷史
編輯骨木鑲嵌工藝誕生於隋唐,經歷木雕、實剔木雕、木嵌、骨木和嵌幾個發展階段。明末清初,隨着紅木的進口,骨木鑲嵌工藝逐漸成熟。到清代乾隆年間,骨木鑲嵌工藝日臻成熟,在寧波本地家具裝飾中得到廣泛應用,並流傳到長江中下游其他地區。鴉片戰爭後開始沒落,目前工藝已瀕臨失傳。[2]
材料與工藝
編輯骨木鑲嵌的主要材料是螺甸、象牙、牛骨、黃楊木和彩石,木料為紅木或花梨木[3],製作方法有高嵌、平嵌、高平混嵌三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