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詠之
魏詠之(約375—405年),字長道,東晉末任城人。早年常在南徐州的京口活動,因此結識家在京口的北府兵將領劉裕。404年(東晉元興三年)參與劉裕、劉毅、何無忌等人的反楚復晉計劃,成功後升級為復晉功臣兼北府大將。405年(元興四年)先後轉任吳國內史、荊州刺史,同年卒。
生平
編輯魏詠之家世貧素,以耕種維生,但好學不倦。他一出生就有兔唇,十八歲時聽說荊州刺史殷仲堪帳下有個會治療兔唇的名醫,而且殷仲堪本人就是當代首屈一指的名醫,因此計劃找殷仲堪求醫。家人認為家產清貧,難以籌措千里之遙的旅費,魏詠之激動地說:「長相如此殘缺醜陋,我還需要活下去嗎?」終於籌到數斛米作旅途糧食,西上投靠殷仲堪。
到荊州江陵之後,主動到官舍求見殷仲堪。殷仲堪和他談過之後,嘉賞他的壯志意氣,收留他為賓客,並且命醫生幫他治療。醫生診斷之後說:「治療方法是把兔唇割開再修補,但必須在百日內只喝粥水,而且絕不能張口微笑和說話,否則前功盡棄,你考慮看看。」魏詠之回答說:「就算是半輩子不講話就能治好,我還有半輩子可以說話,何須計較這區區百日的閉口呢?」殷仲堪於是把他安置在遠離人群的小房間,命令醫生仔細地治療安護。魏詠之於是在手術後閉口百日,只喝稀粥,展現出超乎常人的厲志果決。成功治療好兔唇之後,殷仲堪給予充足的旅費,讓他回家。
之後魏詠之起家州主簿,400年代初造訪當權的桓玄,請求遷官。桓玄認為他的精氣神意不夠俊秀,等魏詠之離開後,有點輕視地對旁人說:「魏詠之這人庸神而宅偉幹,不可能成為大器」,於是把他調走並且不准遷官。他很早就跟北府兵將劉裕結識友好,等到403年桓玄篡位、建國桓楚之後,他就積極協助劉裕的反楚義舉。404年桓玄敗死後,他當上建威將軍、豫州刺史。義熙元年(405年),他進號征虜將軍、吳國內史,接着轉任荊州刺史、持節、都督六州,領南蠻校尉。
魏詠之身為布衣之時,不以貧賤爲恥;等到他高居顯位後,也不以富貴驕人。他初始爲殷仲堪賓客,後來竟然繼承他荊州刺史之位,談論此事的人都稱讚不已。他不久病卒於刺史任上。
當權的北府將劉裕、劉毅等哀痛於魏詠之的死亡,讓晉安帝下詔說:「魏詠之器宇弘劭,識局貞隱,同獎之誠,實銘王府;敷績之效,垂惠在人。奄致隕喪,惻愴於心。可贈太常,加散騎常侍。」後來又加賞他贊義之功,追封江陵縣公,食邑二千五百戶,諡曰桓。
他的弟弟魏順之靠着功臣之兄的庇托,官居琅邪內史,卻在410年(義熙六年)盧循之亂時,因不敢救援部下謝寶,臨敵而退,被劉裕大怒處斬,「於是功臣震懾,莫敢不用命」。
延伸閱讀
編輯[編]
參考資料
編輯- 《晉書‧魏詠之傳》
- 《宋書‧武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