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德堂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12月2日) |
鴻德堂(英語:Fitch Memorial Church)是中國上海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這是一座青磚砌築的中國古典宮殿風格的教堂建築,留下了1920-1930年代中國基督教本色運動的痕跡;同時,這座教堂所處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上海市虹口區多倫路59號,坐南朝北——在租界時代屬於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地段,使得它走過了獨特的歷史軌跡。
歷史
編輯起源
編輯該教堂原來由基督教美北長老會創辦,堂名就是為了紀念該會的著名傳教士、美華書館負責人費啟鴻(George F. Fitch, 1845-1923)。最初的地址就在北京路清源里美華書館,堂名思婁堂,是紀念美北長老會第一個來華的傳教士婁理華(Walter Macon Lowrie,1819年-1847年8月)。20世紀初,美華書館遷到北四川路橫浜橋擴建。1925年,思婁堂也北遷到虹口的竇樂安路(今多倫路)重建。並改名為鴻德堂,以紀念1923年去世的費啟鴻。1928年10月新堂落成。
變遷
編輯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鴻德堂牧師蔣時敘夫婦以及信徒等10人遭日軍殺害。此後,暫借四川中路青年會殉道堂舉行禮拜,數月後復堂。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鴻德堂遷出虹口,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原址復堂。
1958年,鴻德堂定為虹口區4個基督教新教三自愛國教會聯合禮拜場所之一,繼續開放。
關閉
編輯1966年起,「文化大革命」期間,鴻德堂停止宗教活動。
恢復
編輯1990年,經過修理整新,於1992年8月30日正式復堂。鴻德堂每星期日上午舉行禮拜一次,有500多人參加,此外每周有禱告會、唱詩班活動等。
建築
編輯恰逢1920-1930年代,上海和全中國的基督教興起本色運動,流行建造中國傳統樣式的教堂,因此今天這裏是上海現存的唯一中國傳統風格的基督教堂:重檐四方攢尖頂的鐘樓、青磚外牆、仿木結構的紅色列柱和彩繪。已被定為第二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事件
編輯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鴻德堂牧師蔣時敘夫婦以及信徒等10人遭日軍殺害。
參考文獻
編輯- ^ 宋尚節傳第三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