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Brando Zhang/安德魯·維特比
Andrew J. Viterbi[1] | |
---|---|
出生 | Andrea Giacomo Viterbi 1935年3月9日 Bergamo, Italy |
公民權 | American |
教育程度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S, M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hD) |
配偶 | Erna Finci (1958年結婚—2015年結束) |
兒女 | Alexander Viterbi (1971–2011) Audrey Viterbi Alan Viterbi |
工程簡歷 | |
工程學科 | Electrical |
協會成員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Board of Trustees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Board of Trustees, Sanford Burnham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
僱主 | 教授: UC Los Angeles UC San Diego 創始人/聯合創始人: Linkabit Corporation Qualcomm Inc. The Viterbi Group |
重要工程 | Viterbi algorithm |
重大突破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tandard for cell phone networks |
重要獎項 | NAE (1978) IEEE Alexander Graham Bell Medal (1984) Marconi Prize (1990) Claude E. Shannon Award (1991)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2007) IEEE/RSE James Clerk Maxwell Medal (2007) Millennium Technology Prize (2008) IEEE Medal of Honor (2010) John Fritz Medal (2011) |
早年生活
編輯維特比(Viterbi)出生於意大利貝加莫的一個意大利猶太人家庭[2] ,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兩年與家人移民到美國。他原名叫安德里婭(Andrea),當他入籍美國時,他的父母幫他改名為安德魯(Andrew)。
教育
編輯維特比就讀於波士頓拉丁學校,然後於1952年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學習電氣工程,並於1957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
他曾在雷神公司工作,後來在帕薩迪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在那裏他開始從事無人太空飛行任務的遙測工作,還幫助開發了鎖相環。同時,他還在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進行博士學位研究,並於1963年畢業於該大學的數字通信專業。 [3]
職業生涯
編輯在獲得博士學位後,他成功申請了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學術職位。
維特比後來是UCLA和UCSD的電氣工程教授。 1967年,他提出了維特比算法來解碼卷積編碼數據。這項算法至今仍然廣泛用於蜂窩電話中的糾錯碼,以及語音識別, DNA分析和隱馬爾可夫模型的許多其他應用。在律師的建議下,維特比沒有對該算法申請專利。 [4] 維特比還幫助發展了用於手機網絡的CDMA標準。
維特比曾在1968年與厄文·馬克·雅各布(Irwin M. Jacobs)共同創建一家小型電信承包商Linkabit Corporation 。他在1985年與雅各布又共同創立了高通公司。截至2003年[update],他是風險投資公司維特比集團的總裁。作為Ingenu董事會的戰略顧問,他仍然參與到無線通信技術行業中。 [5]
在1998年,因「維特比算法的發明」[6],他成為為數不多的幾位獲得IEEE信息理論學會技術創新金禧獎的人之一。 2002年,維特比在他的母校波士頓拉丁學校建立了安德魯·維特比52號計算機中心。 2004年3月2日,在向南加州大學工程學院捐款5,200萬美元之後,南加州大學工程學院更名為維特比工程學院。 [7]他是南加州大學董事會的成員。 [8]
此外,他還是Scripps研究所的董事會成員和ISSNAF (北美地區的意大利科學家和學者)的創始成員。
2007 年,維特比和厄文·馬克·雅各布(Irwin M. Jacobs)因「對無線電信發展的基礎貢獻、創新和領導能力」而獲得IEEE / RSE Wolfson James Clerk Maxwell獎。 [9]
2008年,他因發明維特比算法而被提名為千年技術獎入圍者。在2008年6月11日在芬蘭舉行的頒獎典禮上,他獲得了115,000歐元的獎金和2008年千禧技術獎得主「 Peak」獎盃。 [10] [11]
2008年9月,他因「發明'維特比算法',以及對改變數字通信理論和實踐的碼分多址(CDMA)無線技術的貢獻而被授予美國國家科學獎」。
2010年,他獲得了IEEE榮譽勳章,同年,他還獲得了洛杉磯意大利文化學院頒發的IIC終身成就獎。 2011年,他獲得了美國工程學會協會的約翰·弗里茨獎章。 [12]
2013年,維特比入選美國國家發明家名人堂。
2017年,因推動移動行業的CDMA和擴頻開發,維特比與雅各布一起獲得了IEEE里程碑獎。 [13]
個人生活
編輯維特比與厄爾納·芬奇(Erna Finci)結為夫妻, [14]後者是前南斯拉夫薩拉熱窩的一名猶太難民。 [15]他們有三個孩子:艾倫·維特比(Alan Viterbi)、奧黛麗·維特比(Audrey Viterbi) 和亞歷山大·維特比(Alexander Viterbi)(2011年去世,享年40歲)。 [16]
參考文獻
編輯- ^ Andrew Viterbi was elected in 1978 as a member of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in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 ^ Marziali, Carl. Andrew Viterbi: He’s got algorithm.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News. February 1, 2009.
- ^ Tekla S. Perry. 2010 Medal of Honor Winner: Andrew J. Viterbi. ieee.org.
- ^ Viterbi, Andrew. (訪談).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Ingenu Launches the US's Newest IoT Network. Light Reading.
- ^ Golden Jubilee Award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EEE Information Theory Society. [2011-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July 2011).
- ^ (新聞稿). (原始內容使用
|archiveurl=
需要含有|url=
(幫助)存檔於3 May 2007). 缺少或|title=
為空 (幫助) - ^ Board of Trustees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7-26.,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Retrieveded 2008-04-13.
- ^ IEEE/RSE Wolfson James Clerk Maxwell Award Recipients (PDF). IEEE. [2011-10-04].
- ^ Doug Lung. Andrew Viterbi Named Finalist for 2008 Millennium Technology Prize. tvtechnology.com. 11 April 2008.
- ^ 2008 MILLENNIUM TECHNOLOGY LAUREATE ANDREW J. VITERBI FETED IN FINLAND. usc.edu. 12 June 2008.
- ^ Award Guide and Past Recipient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Societies. [2013-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1).
- ^ Qualcomm and Its Founders Recognized for Historic Electronics Milestone. IEEE. [2017-11-09].
- ^ Vered Weiss, "Wife Of Qualcomm Founder, Philanthropist Erna Viterbi Dies At 81", jewishbusinessnews.com, 2015-02-19. Retrieved 2017-01-18.
- ^ Marziali, Carl. In Memorium: Philanthropist Erna Viterbi Dies at 81..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News. Spring 2015.
- ^ Kessler, Benett. Mammoth man died from heart attack. Sierra Wave: Eastern Sierra News. November 10, 2011 [October 11, 2018].
延伸閱讀
編輯- 伊拉克布羅德斯基。 「無線的歷史:創新思維如何為大眾生產技術」(《望遠鏡》,2008年)
另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IEEE歷史中心訪談
- 安靜的天才,特魯迪·貝爾(PDF)
- 麻省理工學院值得注意的校友頁面
獎項與成就 | ||
---|---|---|
前任者: Gerald J. Posakony |
John Fritz Medal 2011 |
繼任者: Leslie E. Robertson |
前任者: Robert H. Dennard |
IEEE Medal of Honor 2010 |
繼任者: Morris Chang |
前任者: Hyman Bass |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2007 |
繼任者: Leonard Kleinrock |
前任者: (First) |
IEEE/RSE James Clerk Maxwell Medal 2007 |
繼任者: Tim Berners-Lee |
前任者: Thomas M. Cover |
Claude E. Shannon Award 1991 |
繼任者: Elwyn Berlekamp |
前任者: Robert N. Hall |
Marconi Prize 1990 |
繼任者: Paul Baran |
前任者: Stephen O. Rice |
IEEE Alexander Graham Bell Medal 1984 |
繼任者: Charles K. Kao |
[[Category: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Category:高通人物]]
[[Category:波士頓拉丁學校校友]]
[[Category:南加州大學校友]]
[[Category:猶太發明家]]
[[Category:意大利慈善家]]
[[Category:義大利猶太人]]
[[Category:義大利工程師]]
[[Category:美國慈善家]]
[[Category:美国计算机科学家]]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Category:1935年出生]]
[[Category:MIT工程学院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