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Jaymyang/自動導軌運輸

日本神戶港灣人工島線AGT(世界上第一條公共交通 AGT)

 

里爾地鐵VAL -208 型列車
加拿大溫哥華的一列Mark II列車。天空列車是美洲最長的無人駕駛交通系統。

自動導引交通系統( 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 ,AGT;又稱automatic guideway transit) 或自動固定導引交通系統(automated fixed-guideway transit)[1][2],是一種路徑固定的基礎交通建設,以軌道或懸掛式軌道進行導引,行駛一或多輛無人駕駛的運具。 [3]運具通常採用橡膠輪胎或鋼輪,但也有其他方式,包括氣墊、懸掛式單軌磁懸浮。導軌作為道路一樣的物理支撐,也引導運具行駛。由於列車較短、車站較小,自動化路線的運營成本可能比傳統路線更低。 [4]

AGT 包含多種系統,常見於機場的旅客捷運系統(有時又稱automated people mover)[3] ,以及溫哥華架空列車等更複雜的自動列車系統。大型系統涵蓋多種設計,從類似地鐵的先進快速交通系統 ( advanced rapid transit,ART) ,到較小型(容量通常為 2 至 6 名乘客,可經由切換路網提供點對點的運輸)的個人快速交通系統 (personal rapid transit,PRT)。 [3]

起自大眾運輸的需求

編輯

AGT 最初是作為提供公共交通服務的一種手段而開發的,目標是提供比公共汽車或路面電車更高,但比傳統地鐵更少的載客量。在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例如小城市或大城市的郊區)修建地鐵的成本太高,但這些地區往往與大城市一樣面臨交通阻塞的問題。雖然行駛公共汽車並不困難,但公共汽車的容量和速度不足以吸引民眾放棄私人汽車;一般使用樞紐輻射式運行方式的公共汽車,行車時間較長,不像點對點行駛的私人汽車省時方便。

AGT 提供了適合這兩個極端情況的解決方案。地鐵系統的成本,有很大一部份是因為使用大型車輛,因而需要大型隧道、大型車站,整個系統需要大量基礎設施。由於隧道內視線受限,為求安全,列車間需要留出相當的班距。由於班距較大以及停車靠站,行車平均速度受限,如欲增加客運量,只好增加車輛尺寸。相較於地下化路線,採取高架軌道可以降低成本,但高架的大型軌道會造成很大的視覺障礙,鋼輪在鋼軌上行駛時也會產生很大的噪音。

從1960年代引進自動技術後,班距得以縮小。以每小時為單位要運送定量旅客時,因縮小了班距,便可使用較小型的車輛。由此,可以採取較小型的基礎建設設施,例如軌道與車站大小,因而降低成本。較輕巧的車輛也允許採用更多種類的行駛方式,從傳統的鋼輪到橡膠輪胎、氣墊車和磁懸浮列車等等。由於必須採用自動化系統才能將班距縮短到合理程度,因而省去了駕駛員的人力成本。

自動化系統中的關鍵問題之一是控制系統對優先行駛權的溝通。最簡單的解決方案是使用剛性導軌,如傳統的軌道或鋼製雲霄飛車。對於較輕的 AGT,這些解決方案考慮到了車輛的尺寸而顯得過於複雜,因此導軌通常與運行表面分開。典型的解決方案是使用嵌入地面或附在導軌壁上的單條輕軌,用輪子或滑塊壓在導軌上,並通過連杆機構操縱運行輪。需要類似懸掛的系統來消除導軌中的缺陷並提供舒適的乘坐體驗。更現代的系統可以消除導軌,而用「虛擬」導軌代替,該導軌可由車輛上的傳感器讀取,而無需任何機械連接。

在 1968 年HUD 報告發佈並隨後得到美國交通部的資助後,AGT 系統和個人快速交通概念(或「電話叫車」)成為了主要研究領域。在航空航天產業集中的州,政治支持尤為強勁;隨着阿波羅計劃越南戰爭的結束,人們擔心這些公司在 20 世紀 70 年代和 80 年代會無事可做。由於預計 PRT 系統將在 20 世紀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廣泛使用,許多美國大型航空航天公司進入了 AGT 市場,其中包括波音、 LTV和Rohr 。通用汽車福特等汽車公司也紛紛仿效,結果在世界各地引發了類似的浪潮。

然而,這些系統的市場被高估了,其中只有一個美國設計的小型 AGT 被建造作為公共交通系統,即摩根敦 PRT

小型系統

編輯
 
坦帕國際機場旅客運輸系統
 
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的DFW Skylink

小型 AGT 系統也稱為旅客捷運系統。儘管公共交通界對此缺乏興趣,AGT 系統還是很快找到了一些可以發揮的利基角色。坦帕國際機場於 1971 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 AGT 系統連接航站大樓。其陸側/空側設置可使機場無需擴展即可增加容量。 LTV Airtrans是另一個早期的 AGT 系統,安裝在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於 1975 年 1 月投入運營(後來於 2005 年被DFW Skylink系統取代)。後來在世界各地都可發現使用類似系統的機場,如今在較大的機場普遍可見,一般用於連接航站大樓與位置較遠的長期停車場。類似的系統也是許多遊樂園的基本設施,尤其是華特迪士尼世界單軌列車系統和多倫多動物園域遊樂設施。洛杉磯蓋蒂中心採用獨特的垂直導向 AGT,將遊客從405 號州際公路旁的停車場載運到布倫特伍德山頂的中心;該系統將發動機置於導軌頂部的車輛外部,以減輕上山的重量,從而提高效率。 [5]小型 AGT 系統也用作城市中心內的循環系統或饋線系統。邁阿密市於 1986 年安裝了Metromover系統,後來於 1994 年將其延長了 4.4 英里並增加了 12 個新車站。類似的INNOVIA APM 100系統在新加坡武吉班讓區和中國廣州運行。

後來最初設計大部分此類系統的航空航天公司將 AGT 部門出售給其他公司。其中大部分被現有的運輸集團收購。通過進一步的合併和收購,許多如今歸西門子龐巴迪所有。同時,許多新公司進入該領域,並推出了專門針對這些需求的小型系統。以滑雪纜車系統而聞名的Poma 、 Doppelmayr和 Leitner Group 為機場市場提供 AGT 系統。

大型系統

編輯
 
台北捷運文湖線VAL256次列車
 
拉斯維加斯單軌電車

雖然小型車輛系統在市場上並未取得成功,但大型 AGT 更容易融入現有的公共交通系統。許多容量更大的 AGT 系統外觀和運行方式與小型地鐵類似,也是許多現有地鐵系統的常見一部份,通常用於服務邊遠地區或作為既有地鐵系統的接駁線路。神戶港灣人工島線是世界上第一條大眾運輸AGT,於1981年開始營運,連接神戶的主要鐵路站三宮站與南部的造船廠區和神戶機場。日本其他地方也建立了許多類似的系統。法國里爾自動輕級車輛(Véhicule Automatique Léger, VAL) 系統於 1983 年開通,常被認為是第一個為既有市區服務的 AGT。隨後幾年,多倫多溫哥華相繼建成了規模更大的INNOVIA 先進快速交通(ART) 系統,然後倫敦又也建築了碼頭區輕便鐵路。 世界各地陸續出現VAL 和 ART 系統,例如北京機場快線,此外還有許多具有類似功能的新系統加入,例如安薩爾多布雷達無人駕駛地鐵。而自動單軌系統,例如拉斯維加斯的Innovia Monorail 200 系統,是越來越常見的 AGT 系統;單軌列車只需要一條狹窄的導軌,興建與營運的影響較小。

AGT 復興

編輯

AGT 曾經僅見於較大的機場和少數地鐵系統,但自 20 世紀 90 年代末以來,又有復興趨勢。與傳統地鐵相比,AGT系統投資成本較低,可以快速擴張,現在許多此類「小型」系統可以與大型系統相媲美。例如,溫哥華天空列車於 1986 年開始運營,但擴張速度非常快,路網長度已經與更早 30 年面市的多倫多地鐵相當。

儘管 PRT 系統並未像預期的那樣得到廣泛採用,但西弗吉尼亞州摩根敦個人快速交通系統的成功,以及大眾對新交通方式的興趣,使得 2000 年以後有多個新的 PRT出現。倫敦希思羅機場安裝了 PRT 系統(稱為ULTra) 以連繫將 5 號航站大樓與長期停車場,並於 2011 年 9 月開始營運。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Juster, Reuben Morris. A Trip Time Comparison of 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 (Thesis論文). 2013 (英語). 
  2. ^ Ko, Hee-Young; Shin, Kwang-Bok; Cho, Se-Hyun; Kim, Dea-Hwan. An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Crashworthiness of Automatic Guideway Transit(AGT) Vehicle made of Sandwich Composites. Composites Research. 2008, 21 (5): 15–22 [6 May 2022]. ISSN 2288-2103. 
  3. ^ 3.0 3.1 3.2 Kittelson & Assoc; Parsons Brinckerhoff; KFH Group; Texas A&M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Arup. Chapter 11: Glossary and Symbols Third. Washingt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13: 11-52. ISBN 978-0-309-28344-1. doi:10.17226/24766.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TCQSM」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4. ^ Moccia, Luigi; Allen, Duncan W.; Laporte, Gilbert; Spinosa, Andrea. Mode boundaries of automated metro and semi-rapid rail in urban transit. Public Transport: 739–802. 1 October 2022 [8 May 2024]. doi:10.1007/s12469-021-00287-9 (英語). 
  5. ^ Portland Cement Association. Getty Center tram guidewa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October 7, 2008,. Retrieved August 27,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