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O-ring/沙盒/Draft:馬來西亞華人新年
< User:O-ring | 沙盒
馬來西亞華人新年(馬來語:Tahun Baru Cina)是馬來西亞的法定公共假日,包括「華人新年第二天」(Tahun Baru Cina Hari ke-2),共為期兩天;但民間活動從過年前開始直至元宵過後,可以持續將近一個月。
特色
編輯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文化國家,馬來西亞華人是馬來亞三大民族之一,本身就是一個多元文化群體,集合了不同籍貫的文化特色。
舊俗
編輯新年歌
編輯賀歲電影
編輯Balik kampung
編輯Kongsi Raya
編輯飲食
編輯年糕
編輯馬來西亞華人新年的代表食物是「蒸年糕」,傳統上比較喜歡褐色的甜年糕,有「年年升高」的涵義。[1]
年菜
編輯年餅
編輯馬來西亞華人新年的年餅極具有南洋特色,融合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包括:魚餅、蝦餅、蜜蜂窩、花生餅、杏仁餅、巧克力餅、雞蛋餅、雞蛋糕、雞蛋卷、番婆餅、紫菜酥、黃梨酥、豌豆酥、曲奇等。[2][3]
活動
編輯新春期間的傳統活動包括送神、大掃除、買新衣、辦年貨、貼春聯、寄賀卡、送禮籃、派紅包、吃年飯、迎財神、回娘家、撈魚生、拜天公,或者是到廟宇上香、參加團拜、探訪親友、出門旅遊等。
除夕
編輯團拜和開放門戶
編輯放鞭炮
編輯馬來西亞政府於1995年通過《爆竹及煙花禁令》,1996年全面限制燃放鞭炮,但至今仍然禁而未止。
舞獅
編輯撈魚生
編輯拜天公
編輯元宵
編輯游神
編輯旅遊景點
編輯極樂寺
編輯東禪寺
編輯柔佛古廟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甜鹹煮意多 年糕變佳餚. 東方日報. 2016-02-20.
- ^ 【今昔對照:過年滋味——年餅】傳統年味. 星洲日報. 2016-02-12.
- ^ 【簡單年餅DIY 省錢又健康】. 星洲日報. 2017-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