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台灣維基人
此頁面目前處於閒置狀態,僅供歷史參考而保留。 此頁面最後更新於2014年1月21日 (二) 06:29 (UTC)。此頁面的內容可能已無明確的共識支持,或是不再與討論的主題相關。若您希望重啟討論,請至互助客棧尋求更廣泛的意見。 |
此頁已遷往Wikipedia talk:台灣主題公告欄。
關於台灣與中華民國
編輯這個問題很敏感,也很政治化,但是免不了要談的。我想尋求一個共識,因為我自己也很困擾,我不是在逼大家表態,但是我認為可以跟這邊的台灣人討論這件事--到底何時該用台灣,何時該用中華民國。要兼顧中立性,此外也要符合現實,確實很困難。讓我不知所措......以下是目前英文版上的資料。--虎兒 17:19 2004年10月4日 (UTC)
政治中立觀點
編輯- 英文原版
Wikipedia entries should avoid taking sides on issues such as the status of Taiwan and Tibet. Although the United Nations and most sovereign states in the world have recogniz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sole government of China, Wikipedia reflects the neutral reality and considers the term "China" not to coincide with any particular sovereign state or government. In particular, the word "China" should not be used to be synonymously with areas under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 with Mainland China. Similarly, the word "Taiwan" should not be used if the term "Republic of China" is more accurate.
One important subtle point: Wikipedia treats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 sovereign state with equal statu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yet does not address whether they are considered separate nations.
When describing government- or state-related items, the preferred terms are the official national title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and "Republic of China" (ROC). For example, "Hu Jintao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preferred over "Hu Jintao is the President of China." Likewise, one should write "one must be an ROC citizen to vote in the ROC presidential election" as opposed to "one must be a Taiwanese citizen to vote in the Taiwanese presidential election."
Taiwan should not be described either as an independent nation or as a par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should be only described as par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en it is necessary to describe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aiwan, special note should be made of Taiwan's complex position. Thus, the term "Taiwan" is used only when referring to the island or the (now marginalized) ROC province of Taiwan. Furthermore, the term "province of Taiwan" can be offensive and should only be used when referring specifically to the province itself (e.g. "James Soong was the only popularly elected governor of Taiwan province").
Accordingly, Wikipedia is silent on supporting or refuting the claim in the PRC Constitution that Taiwan is PRC national territory and the ROC Constitution's claim that the mainland is part of ROC national territory.
Fo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events, such as the Olympic Games, official terms should be used. In the case of the Olympics, one refers to the Chinese Taipei team, instead of the "Taiwanese team" or the "ROC team."
The term "Mainland China" is a term which can used when a comparison is to be made with Taiwan for non-political purposes. Hong Kong and Macau are generally not considered part of Mainland China, but ar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PRC. Thus, it is appropriate to write "many tourists from Hong Kong and Taiwan are visiting Mainland China." "China proper" is used refer to parts of Mainland China except Tibet, Xinjiang, and other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non-Han ethnicities. Although the use of the term "Manchuria" is considered by some to be somewhat objectionable when used in Chinese, it is largely considered a non-political and non-objectionable term when used in English.
Also note that there are potential landmines when using the term "Chinese." In particular, some find a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Tibetans" or between "Chinese" and "Taiwanese" to be objectionable and the terms "Han Chinese"/"Tibetans" and "Mainland Chinese"/"Taiwanese" are more politically neutral and use will depend on the context. For example, "Mainland Chinese businessmen look forward to meeting their Taiwanese counterparts" is more accurate and acceptable than with the word "Mainland" left out.
The term "Mainlander" poses some issues. It is sometimes ambiguous whether this is refering to a resident of Mainland China or a member of the group that fled with the KMT to Taiwan in 1949. In refering to the latter group, the name is mildly objectionable when used in English and strongly objectionable when translated literally in Chinese. Preferred unambigous names for the two groups are "Mainland Chinese" and "wai sheng ren".
Hakka is the preferred name for that group even though the Mandarin word for that is something completely different phonetically.
In general, one should avoid using the term "Chinese" to be synonymous with the spoken Mandarin Chinese.
以上資料請見:英文版全文--虎兒 17:40 2004年10月4日 (UTC)
為方便不懂英文或者英文程度不高的人理解上面的文章,所以我把上面的文章翻譯到中文過來。但當中涉及一些敏感或專業字眼,小弟才疏學淺,還望各位能夠慷慨指出錯處,加以修改。小通 14:12 2004年10月8日 (UTC)
- 中文翻譯版
在維基百科的每一個記錄,應該盡量避免於有關台灣及西藏的現狀上有所偏向。縱然聯合國及世界上大部份獨立國家都已經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政府,但維基百科會反映中立現實,認為「中國」一詞不應該與任何單一獨立政治實體或政府相同。尤其「中國」一詞不應被用作與現時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管治下的地區,或與中國大陸同義。同樣地,如果「中華民國」一詞是較為準確的話,「台灣」一詞也不應使用。
一個較為敏感的重點:維基百科把中華民國視之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狀況一樣,為一個獨立政治實體;但不會稱呼兩者彼此為兩個國家。
當要敍述政府,或與國家有關項目,應以官方國家全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及「中華民國(ROC)」較為適合。例如,「胡錦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比「胡錦濤是中國國家主席」較為合適。同樣地,「只有中華民國公民方可參與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比「只有台灣公民方可參與台灣總統選舉」較為合適。
台灣不應被敍述為一個獨立國家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份,應只被視為中華民國一部份。當需要提及台灣政治實況時,理應加上註釋有關台灣的複雜情況。所以,「台灣」一詞應該只用作提及本島或中華民國台灣省(現被邊界化)。進一步來說,由於「台灣省」一詞可能含侮辱性,所以應該只在特別地提及其省份本身時才被使用。(例如「宋楚瑜是唯一民選的台灣省長」)。
按慣例,維基百科是不會支持或反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內宣稱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及中華民國憲法內宣稱大陸為中華民國國土兩個議題。
對於非官方機構及國際活動上,如奧林匹克運動會,應該使用其大會正式名稱。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應該使用「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隊,用以代替「台灣隊」或「中華民國隊」。
當需要用以和台灣作非政治性用途對比時,應使用「中國大陸」一詞。香港及澳門通常不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份,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管轄權範圍內。「中原地區」(China Proper)是指西藏、新疆及其他非漢族區域除外之中國大陸部份。縱然「滿州」(Manchuria)一詞於中文內被某些人士認為是令人反感的,但是於英文之中,均廣泛被認為是一個非政治及不會令人反感的字眼。
同時請注意使用「中國人」(Chinese)一詞時有灰色地帶存在。特別在於某些人認為「中國人」與「西藏人」(Chinese/Tibetans),及「中國人」與「台灣人」 (Chinese/Taiwanese)的區別是令人反感的,所以「漢族人」/「西藏人」(Han Chinese/Tibetans)及「大陸人」/「台灣人」(Mainland Chinese/Taiwanese)比較政治中立,但需視乎內容而定。例如,「中國大陸的商人期望與他們的台灣對應人員見面」會比較準確,省略「大陸」一字也可以被接受。
「大陸人」(Mainlander)一詞有時候會比較混淆,因為既可指為中國大陸居民,亦可指為於1949年跟隨國民黨退守台灣的一群,所以比較曖昧一點。當提及後者時,此名字的英語會較為溫和一點,而直譯到中文時則會較為令人反感。用以提及兩群人時,較為適合的字眼為「中國大陸人」(Mainland Chinese)及「外省人」(wai sheng ren)。
縱然在語言學上,國語裏「客家」(Hakka)一字意思完全不同,但仍為一個較為合適的字眼用以提及該群人士。
一般而言,應該盡量避免使用「中文」(Chinese)視為與語言上的「國語(普通話)」(Mandarin Chinese)為同義。
討論
編輯嗯...對於這件事,英文版的這個「規範」似乎有點嚴格,而且小部分狀況與台灣人本身的認知有所出入。基本上,面對這種主權爭議問題時,我比較傾向用「事時現況」來解釋事情而不去太過分在乎法統還是正統性的問題,因此對我來說,「中國」「(中國)大陸」跟「台灣」是對等詞語(以政治實體的簡稱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是對等的(政治實體的全稱),「大陸人」與「台灣人」是對等的(族群慣稱)。
最近在觀察中文維基的用語差異時,發現偶爾會有好事者喜歡用「中國台灣」這般的名詞來稱呼台灣,對於這點我認為會讓我們有受到冒犯的感覺。雖然有人會辯稱「中國台灣」是「中華民國台灣」的簡稱,但很顯然我們都知道,根據習慣上的了解,這名詞其實比較像「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的意思,與中國北京、中國上海感覺類似,是一種拐彎抹角吃豆腐的行為。
至於這則英文討論裏面提到不大適合用「Taiwan」來代替「Republic of China」,我倒是覺得沒有那麼嚴重。基本上這定義模糊的用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灰色地帶讓兩岸的人自行解釋,或許對於大陸民眾來說他們可以把「Taiwan」與「台灣省」聯想在一起,但至少對我個人來說,Taiwan vs. Republic of China有點類似America vs. United States的感覺,它只是一個簡稱、暱稱,可以同時泛指國家、區域、地名、島名,就好像提到America它可能是指美利堅合眾國或是整個美洲地區。或許,對於超綠的台灣民眾來說,Taiwan是他們心裏所謂的「台灣國」,反正,意思隨人解釋,但至少用這名詞每個人都可以從裏面找尋到自己想要的定義方式,所以我會認為這是個很好的折衷用詞。
最後一點,真的有人是用「Hakka」來表示我們所說的外省人族群嗎?不知道用「Mainland Immigrants」是否會比較適合、不易混淆?--泅水大象 08:59 2004年10月6日 (UTC)
- 之所以會在這個地方提的原因,是想先解決台灣內部的分歧。我覺得目前英文版的對於台灣及中華民國的限制,似乎過嚴,如同SElephant所說,是與現狀有段差距。我贊同「台灣」這個詞之於「中華民國」這個詞,就像是America對於United States的關係(SElephant我太佩服你了)。我們不必事事必稱中華民國。不過為了精準,我想還是有必要依照neutral reality來判斷,也就是形式原則:
- 要是跟政治、法律有關的稱呼,例如政府部門、國家法律、政治人物等等還是應該以形式上它的名稱來稱呼→這樣子不但反應現狀(正確性),而且法統(延續性)也可獲確保(例如蔣經國跟陳水扁都是歸類於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或是中華民國總統,而不至於作同樣的事,卻成了一中一台),畢竟維基與現實國際社會不同之處在於,這邊不是一家之言,維基不把兩岸看成同一個國家或兩個國家,也不鼓吹兩岸統一或分離→這樣子Keep Silent的作法是聰明的。
- 除了政治、法律、國家等的方面,比方說歌手、地理或是其他自然的方面時,我覺得以台灣稱之即可。
- 歷史的部分:台灣史與中華民國史不同。中華民國建立時,台灣係日本國土。所以可以分開寫,不過台灣史有一部分與中華民國史相同。
--虎兒 11:49 2004年10月6日 (UTC)
- 還有一個問題。category!!到底現在哪個應該放在哪個之下?--[[User:Theodoranian|虎兒(留言)]] 05:03 2004年10月10日 (UTC)
本人認為,在中華民國或台灣的稱號問題上,維基百科全書作為一套學術著作,應嚴格遵照政治學上對主權的定義來使用。現時很明顯: 1. 台灣共和國是不存在,只是台灣個別人士的理想。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沒有在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四島駐軍、徵稅、頒佈法律,駐有警察人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主權的宣稱,在事實上沒有得到認許。 3. 中華民國政府,不論由那個政黨上台,仍然以中華民國名義駐軍、徵稅、頒佈法律。 基於以上的嚴謹學術原則,在形容現時管治台灣本島、澎湖、金門、馬祖的政府時,應概以中華民國(台灣)稱呼。而使用中華民國(台灣)的主因,是要兼顧中華民國這概念,對居於現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管治地區的人們而言,這是管治着他們的前政權,民國年代是研究中國歷史的人通用的名詞。為免混淆,中華民國(台灣)是比較合理。 亦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未有實際在台灣、澎湖、金門和馬祖駐軍、徵稅或頒佈法律,維基百科不應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對以上四個地區擁有主權的宣稱。儘管部分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維基人不認同上述觀點,但維基作為一套百科全書,編採政策要以事實,以及政治學的公認定義為準,而非官方的外交聲明為準。 只有在形容地理名詞時,才運用台灣這個詞。台灣並非一個國家,這也是在學術上無可否認的事實,這點我亦希望這裏部分來自台灣的維基人可以理解。
至大陸人、外省人等詞,其實都可以有較中性的意義。我個人建議,外省人泛指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後由原來中國國民黨所管治,後來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管治的地區(香港、澳門除外)移居的華裔人士,而這些人所宣稱的籍貫,並不是台灣、澎湖兩地任何一區。 而原籍金門和馬祖的人比較尷尬,因為現時他們仍被中華民國(台灣)政府算作福建省的一部分,但上述定義,應用於金門和馬祖的案例都並非不可接受。
--黃世澤 18:52 2004年10月21日 (UTC)
↑以上是某位匿名人士的留言。為了避免個人意見被誤解為是英文翻譯的一部分,將它移到最末端。--[[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11:05 2004年10月19日 (UTC)
我比較同意上面的觀點,但是在某些文章中必須指出這些區別--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 11:37 2004年10月19日 (UTC)
我把我斷線未完成的部分完成掉。 --黃世澤
↑各位台灣朋友,如果您會講閩南語,又恰好會白話字,邀請您光臨閩南版,共同頂頂母語,3Q!LKH 12:11 2005年2月13日 (UTC)
聚會嗎?
編輯台灣維基人聚會在去年9月跟12月各舉辦過一次,雖然大家每天都在維基上面相見,不過見面三分情,有些話用講的會比較好溝通。 第一次聚會時有我、大象跟richy參加,第二次聚會時多加了一位可夫,轉眼間,三個月又快到了,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想出來見見面呢? --虎兒 16:28 2005年2月14日 (UTC)
- 如果沒有卡到我上德文課的時間,我應該是可以出席。雖然大家每天在維基上相見,不過我應該是見了面就不知道說什麼的人...XD --KJ 16:05 2005年2月15日 (UTC)
這次我可以為大家準備一點點關於著作權的常識教學。我想可夫應該很樂意會說說他對分類的心得。另外看看有沒有人要報告什麼東西囉。也可以聊聊計劃、想做什麼之類的。請見Wikipedia:聚會喔!去那邊報名吧!--虎兒 16:10 2005年2月15日 (UTC)
台灣光復?
編輯好久沒上來,才發現有一群人系統性地將「台灣光復」改成「戰後」。
這是維基百科現在的政治正確嗎?
如果中華民國都沒有廢除「台灣光復節」,那麼誰有立場將台灣光復改成「戰後」呢?
我們要不要一個統一的用語對照表呢?
- 雖然「台灣光復節」這個過去黨國威權體制下的產物還沒被廢除,但也沒有理由阻止他人以「終戰」或「戰後」來定義這方面的歷史,進而強求他人必須要用「光復」這個定義。再則「光復」這個名詞隱含了某種程度的優越意識,而「終戰」則是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通用的語彙,涵義也比較廣且符合事實。再說這根本和政治正確沒啥太大關係...你總沒聽說過美國或英國用「拯救者」的姿態說他們「光復」了德國吧?! --台灣少年 >>>(Takin' ?!) 05:17:32 2005年10月25日 (UTC)
- 除非你要告訴我們德國在二戰前曾經屬於英國或者是美國,那麼你的論述基礎才是對的。對法國的部分他們是有可能用光復,因為盟軍包含法軍在內。--cobrachen 17:43 2005年10月25日 (UTC)
看到Wikipedia:香港維基人列表因為便於管理已經遷移到Category:香港維基人去了~感覺這個做法還不錯~不知道大夥兒的意見是怎樣?另外,我已經在自己的頁面上加上[[Category:台灣維基人|{{subst:PAGENAME}}]]
的代碼了~大家一起加一加阿 Weihao.chiu 13:05 2005年12月28日 (UTC)
- Wikipedia:香港維基人列表、Category:香港維基人內容早已於2008年1月對調回來,前者仍為社群附屬頁面,後者恢復為單純的分類頁面。本人擬於近日內比照辦理,將Wikipedia:台灣維基人列表、Category:台灣維基人內容互相對調回來,有異議者請在此討論,謝謝!—Kolyma (留言) 2009年3月22日 (日) 09:3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