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電影院
36°4′25.5″N 120°19′02″E / 36.073750°N 120.31722°E
東風電影院 | |
---|---|
別名 | 電氣館、友協電影院 |
概要 | |
地點 | 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 |
地址 | 市場三路32號 |
起造 | 1919年 |
竣工日 | 1920年 |
拆除日 | 2010年 |
東風電影院,初名電氣館,曾用名友協電影院,是原址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市場三路32號的一家電影院,建於1919-1920年,最初由日本人三浦愛三經營,2003年停業,2010年拆除。
歷史
編輯1919年末,日本人三浦愛三在市場町三丁目(今市場三路)大黑町(今招遠路)路口南側購地新建電影院「電氣館」,1920年開始營業,最初僅有一層。1938年1月日軍第二次佔領青島後,因日本僑民人口增加,三浦愛三將電氣館改造為二層樓房[1][2]。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電氣館由青島保安司令部參謀長蕭鴻順接管,改名「重光電影院」。後招商承租,經市政府批准,由曲拯民承租經營。1946年改名「神州電影院」。後來因青島市教育局在與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就青島各影劇院接收分配事務的交涉中未能保留住電化教育館(原青島映畫劇場)與民眾劇院(原東洋劇場),中宣部山東區特派員青島辦公處於1947年3月同意青島市教育局以交出李村路6號、8號房產的條件,接管神州電影院。1948年7月,神州電影院由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電影服務處華北分處移交給青島市教育局,改為「電化教育館」,8月成立辦公[3]。
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電化教育館由膠東軍區文工團接管。1950年改由中蘇友好協會青島分會領導,直屬於中蘇友好館,改名「友協電影院」。1952年改由青島市軍管會文教部領導。1955年青島市文化局成立後歸屬文化局。1959年,影院經裝修有座席620個,舞台192平方米,舞台頂高4米。1960年青島市呂劇團成立後,將此處作為排演基地。1962年前後,影院曾接待青島市內茂腔、柳腔劇團、菏澤兩夾弦劇團等地方劇團演出。此外還曾組建流動放映組到嶗山等地放映。文革期間影院改名為「東風電影院」。1972年,影院經歷改建,將舞台縮小,座席增至801個。後經改建,二樓木板地改為水泥地,坐席減少至770個。改革開放後,影院新設副業,1981年新建舞廳和電影設備修理部,1983年後逐步開設旅館和錄像部等。1990年左右,東風電影院經鑑定為危房,曾計劃由東北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重建[1]。1993年5月,由市文化局投資20萬元,影院自籌20萬元,影院改建裝修,一層放映廳改為遊戲廳,二層的硬面座椅改為143個沙髮式軟椅[2]。2001年1月21日凌晨,影院遭盜竊者縱火嚴重受損[4][5]。2003年,影院停業[6]。2010年,東風電影院因青島東西快速路三期工程拆除[2][5]。
建築特色
編輯東風電影院坐南朝北,平面大致為長方形,佔地面積960平方米,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磚石結構,地上2層。主立面位於臨街北側,中軸對稱佈局,花崗岩砌基,磚砌牆體,一層釉瓷磚貼牆面,二層粉刷牆面。正立面一層左右各有一處大門,中部起半圓形山牆,高出檐部約4米,山牆兩側為平檐口。正立面外牆以線飾做凹凸面,使牆面有立體感。屋頂為木構架坡屋頂,有閣樓窗。樓內放映廳近500平方米。[7][8]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呂世德 於鐵軍. 东风电影院简史. 山東省文化廳史志辦公室 青島市文化局史志辦公室 (編). 《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 第22辑 青岛市《文化志》资料专辑》. 濟南. 1990.
- ^ 2.0 2.1 2.2 李革新, 青岛“中国电影院”, 史鑑 (2014年第3期) (青島市史志辦), 2014-09, (2014年第3期)[失效連結]
- ^ 位曉寧, 山海重光——战后青岛影剧院的接收与处置,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19年第7期 總第151期) (北京電影學院), ISSN 1002-6142
- ^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政治·法制·案例选登·于振刚放火、盗窃案. 《青岛年鉴 2002》. 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2. ISBN 7-5085-0073-3.[失效連結]
- ^ 5.0 5.1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消失的东风电影院,那里是否也载着你青春的故事?. 網易. 2021-09-27.[失效連結]
- ^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五篇 文化艺术,第二章 文化设施与场所. 《青岛市志(1978-2005)·文化卷》.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144-1051-8.[失效連結]
- ^ 宋連威. 《青岛城市老建筑》.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05. ISBN 7-5436-3265-9.
- ^ 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06: 70–71. ISBN 978-7-5031-4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