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新民會

中華民國新民會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日軍陸軍華北方面軍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華北地區運作,從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一個民眾團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學者冠以「日偽」二字,稱「日偽新民會」[5]:253[6]:63

第一面會旗(1938年—1940年)[1][2]
第二面會旗(1940年—1943年),與華北臨時政府之國旗相同[3]
第三面會旗(1943年—1945年)[4]

華北方面軍特務機關長小澤開作滿洲國協和會重要成員張燕卿主持下,新民會於1937年12月24日在北平成立[5]:253[6]:63。在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四省和北平天津青島三市設立分會[5]:253,創辦新民學院新民中學新民小學以及新民圖書館、教育館、識字班、體育會、婦女會、青年團、少年團等社會團體。隨着二次大戰日本投降。8月24日,新民會解散[5]:253

歷史

編輯

1937年12月14日,在日軍扶持下,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平市成立,王克敏為首腦。華北方面軍特務機關長小澤開作負責主持組建其他團體的工作[6]:63。前滿洲國外交大臣、滿洲國協和會重要成員張燕卿為籌備委員長[5]:253

12月24日,在北平成立中華民國新民會。當日,發表《宣言》和《綱領》,宣佈「與新政權表裏一體。首先擁護新政權為反共戰線之鬥士,進而培養民力,實現友鄰之共榮,而終極之目標為貢獻於人類之幸福與世界之和平[5]:254」。會名「新民」出於《禮記·大學》卷首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6]:63」。其宗旨是「維護新政權」、「開發產業」、「發揚東方文化道德」、「參加反共戰線」、「善鄰締盟,建設東亞新秩序」等。

按規章,會長由新政府「首班」擔任,副會長由「政府官吏以外之力者推戴」。因王克敏推辭,會長職位空缺。張燕卿擔任副會長[6]:63。1939年10月,在日軍和興亞院斡旋下,王克敏出任首任會長,12月2日正式舉行推戴式[5]:256

新民會成立時,僅二十餘人,活動經費由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財政部撥付。1938年度預算為252萬元,後逐年上升。1940年後,由偽華北政務委員會財政總署撥付。1942年度增至2220餘萬元。同時,日軍給予直接補助,如1940年度、1941年度分別補助610萬元和430萬元[5]:255—256

1939年秋,日軍任命安藤紀三郎日語安藤紀三郎為新民會顧問。同時,免去張燕卿副會長職務,改由王揖唐、安藤紀三郎、繆斌擔任。1940年3月1日,宣佈新民會與軍部宣撫班日語宣撫官「統合為一」,實行大改組[5]:259

機構

編輯

中央

編輯

新民會的中央機構稱中央指導部,下設總務、教化、厚生三部[5]:256。建立之初,繆斌擔任中央指導部長,早川三郎日語早川三郎擔任副部長,小澤開作擔任總務部長,宋介擔任教化部長[6]:63

1940年大改組,原中央指導部改為中央總會,除中央機關外,增設全體聯合協議會和中央委員會。同時,中央總會除原有的教化部、厚生部外,改設和增添秘書廳、中央訓練處、設計部、訓練部、監察部。除中央訓練處,其他各廳、部由中方人員任正職,日方任副職,但實權完全掌握在日方手中。會務職員有明確的中系、日系之分。「大概三人中,以中國系二人,日本系一人之比率為標準」。中系職員立於「第一線,與民眾相接,而日系則由內部指導及協力」[5]:259—260

地方

編輯

地方由指導部領導。中央指導部所在的北平另設「首都指導部」。到1939年12月10日,先後建立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首都」、冀東、冀南、保定、魯南、魯西、魯北等省、道、都市中央直轄指導部18個,縣、市指導部98個[5]:256

註釋

編輯
  1. ^ 新民会会旗制定 黄地中缀赤绿交互之太极图. 晨報. 1938-03-15: 4 (中文). 
  2. ^ 新民会首都指导部 定廿日开成立会 各机关是日悬挂新民会旗. 晨報. 1938-03-17: 4 (中文). 
  3. ^ 会令第一号(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三月三十日):兹制定中华民国新民会会旗定式如左(附表). 工作旬報 (第2期) (新民會北京總會). 1940-05-01: 1—2 (中文). 
  4. ^ 为表现会运划期的新阶段,三月一日本会更换新会旗:中央总会特发表声明. 新武周刊 (新民會武清縣總會新武周刊編輯室). 1943-03-05: 1 (中文).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曾業英. 略论日伪新民会. 《近代史研究》 (北京市: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5, (2015年第2期): 253—269. ISSN 1001-6708 (簡體中文). 
  6. ^ 6.0 6.1 6.2 6.3 6.4 6.5 唐志勇. 日伪“新民会”始末.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現名: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山東省濟南市: 山東師範大學). 1993, (1994年第3期): 63—67. ISSN 1001-5973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