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工業大學
中南工業大學是一所於1952年11月1日至2000年4月29日期間存在的高等學校,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左家壠,現為中南大學校本部及南校區部分區域。2000年4月29日與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合併成立中南大學。學校舊名為「中南礦冶學院」,1985年更名為「中南工業大學」。[3]
中南工業大學 | |
---|---|
中南礦冶學院(1952-1985) | |
創辦時間 | 1952年11月1日 |
停辦時間 | 2000年4月29日 |
教師人數 | 405(1952年底)[1] 3549(1999年)[2] |
學生人數 | 1650(1952年)[1] |
校址 | 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左家壠 |
歷史沿革
編輯1952年,在全國首批高校院系調整中,由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工業學院、廣西大學、湖南大學、南昌大學等六所院校的地質和礦冶系(科)組建而成中南礦冶學院[4],同年11月1日於臨時禮堂正式舉行成立大會。[5]
1960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佈《關於增加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決定》,中南礦業學院被列入全國重點大學行列;
1966年起,學院停止招收本科生。1970年有5個專業進行招生試點,1971年再次停招,1972年才開始恢復各專業招收工農兵學員[6]
1968年10月,湖南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中南礦冶學院革命委員會。
文化大革命期間,幹部、教師被立案審查的有201人,含冤逝世的有14人[7]
1977年中南礦冶學院革命委員會正式撤銷,恢復院長負責制。[8]
1981年國務院公佈首批博士、碩士點時,有5個專業(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9個專業(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3]
1985年增設多個文、理、管理工程方面的專業,並更名為"中南工業大學";[3]
1996年9月通過國家「211工程」立項審核;1997年7月17日,國家計委批覆同意中南工業大學作為「211工程」建設項目高校。
院系設置
編輯1952年成立時,設地質、採礦、選礦、有色金屬冶金四個系;設礦區開採、有色金屬冶金、有用礦物精選三個四年制本科專業和金屬與非金屬礦產地質及勘探、探礦技術、地下礦開採和金屬礦物精選四個二年制專修科。[9]
1999年,學校有本科專業40個,涵蓋工學、理學、經濟、管理、文學、法學和教育學7個門類,專科專業19個。
知名校友
編輯- 陳新民,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2年受命籌建中南礦冶學院並擔任首任院長,曾任中南工業大學名譽校長。
- 陳國達,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曾任中南礦冶學院副院長。
- 黃培雲,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南礦冶學院副院長。
- 王淀佐,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61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
- 金展鵬,中國科學院院士,1963年中南礦冶學院研究生畢業。
- 何繼善,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南工業大學校長。
- 左鐵鏞,中國工程院院士,1958至1991年在中南工業大學任教,曾任中南工業大學副校長。
- 黃伯雲,中國工程院院士,1969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特種冶金系。
- 梁穩根,三一重工董事長,1983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
- 王傳福,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1987年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獲得物理化學學士學位。
- 鄧起東,中國科學院院士,1961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
- 孟宏偉,前公安部副部長(已雙開)、黨委委員(正部長級),前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中南工業大學管理工程專業畢業,工學碩士學位 。
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劉運明. 中南工业大学校史. 長沙市. 中南大學出版社: 25. ISBN 978-7-5487-0708-0.
- ^ 劉運明. 中南工业大学校史. 長沙市. 中南大學出版社: 240. ISBN 978-7-5487-0708-0.
- ^ 3.0 3.1 3.2 劉運明. 中南工业大学校史. 長沙市. 中南大學出版社: 130. ISBN 978-7-5487-0708-0.
- ^ 劉運明. 中南工业大学校史. 長沙市. 中南大學出版社: 1. ISBN 978-7-5487-0708-0.
- ^ 劉運明. 中南工业大学校史. 長沙市. 中南大學出版社: 27. ISBN 978-7-5487-0708-0.
- ^ 劉運明. 中南工业大学校史. 長沙市. 中南大學出版社: 121. ISBN 978-7-5487-0708-0.
- ^ 劉運明. 中南工业大学校史. 長沙市. 中南大學出版社: 115. ISBN 978-7-5487-0708-0.
- ^ 劉運明. 中南工业大学校史. 長沙市. 中南大學出版社: 128. ISBN 978-7-5487-0708-0.
- ^ 劉運明. 中南工业大学校史. 長沙市. 中南大學出版社: 25. ISBN 978-7-5487-0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