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軍區
新四軍中原軍區
編輯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重建中原軍區,下轄皖西、豫皖蘇、豫西、陝南、桐柏、豫皖蘇魯等軍區。
1945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決定設立中共鄂豫皖中央局,書記徐向前,副書記鄭位三。因徐向前患病未到之前由鄭位三代理。9月25日開始執行職務。鄂豫皖中央局委員有:鄭位三、李先念、陳少敏、任質斌、王樹聲、戴季英、劉子久。下轄新四軍第五師野戰軍、鄂東區黨委與鄂東軍區、江漢區黨委與江漢軍區。河南區黨委與八路軍河南軍區仍由中央直接領導。1945年10月24日,359旅、八路軍河南軍區與新四軍五師會師。1945年10月30日正式成立中原軍區,司令員李先念、政委鄭位三、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首道、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震,副司令員王樹聲。朱早觀任副參謀長,劉型任政治部副主任。後任質斌任副政治委員。1945年11月上旬,鄂豫皖中央局改為中原局,鄭位三任代理書記,李先念、王首道、陳少敏、王震為常委。任質斌、戴季英、劉子久、王樹聲為委員。
1946年1月15日統計,中原軍區共61 197人,其中軍區直屬隊1691人;並下轄:
- 第一縱隊:嵩岳軍區(王戴部)與水西八團合編。司令員由王樹聲兼,政治委員戴季英。12379人。
- 第二縱隊:新四軍第五師野戰軍與八路軍南下支隊合編。司令員文建武,政治委員任質斌。15173人。
- 河南軍區:司令員韓東山,政治委員劉子久。7508人。
- 江漢軍區:司令員賀炳炎,政治委員鄭紹文。14062人。
- 鄂東軍區:令員張體學,政治委員聶洪鈞。9665人。
1946年1-6月,復員8000;北運傷病員和眷屬、醫護人員740;在突圍前作戰陣亡和利用各種方法轉移到其他解放區3000人;留原地堅持鬥爭的江漢支隊1000人,河南軍區留下豫鄂邊區游擊支隊600人。1946年6月26日中原突圍。實際參加突圍為47 857人。中原突圍戰役結束時保留兵力41400人,減員8000人:
- 鄂東獨立二旅7月17日抵達岳西太湖縣邊的冶溪地區,全旅保存5500人,減員500;
- 皮定鈞一縱一旅到蘇皖解放區總兵力5000,減員2000;
- 北路突圍部隊保存總兵力12200,減員3700;
- 南路突圍部隊保存總兵力10700,減員1300;
- 河南軍區保存兵力2000;
- 江漢軍區保存兵力6000。
1946年7月中原軍區部隊改為豫鄂陝軍區與鄂西北軍區。後分別沿革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二縱隊、中原獨立旅與皖西人民自衛軍。
中原野戰軍暨中原軍區
編輯1948年3月,劉鄧、陳謝、陳粟三路大軍挺進中原,累計殲滅國軍20餘萬人,在中原地區開闢了有3000萬人口和20餘萬平方千米地區的新解放區。1948年5月9日,中央軍委發出《關於改變華北、中原解放區的組織、管轄境地及人選的通知》[1],決定成立華北軍區、華北人民政府、中原軍區、中原人民政府。其中,「為了更加有利於革命戰爭向南發展」,
(六)除華中解放區現轄境地外,凡隴海以南長江以北直至川陝邊區均屬中原解放區。中原中央局以鄧小平為第一書記,陳毅為第二書記,鄧子恢為第三書記,以劉伯承、鄧小平、陳毅、鄧子恢、李先念、宋任窮、粟裕、李雪峰、陳賡,張際春、謝富治、劉子久十二同志為委員。在中原局下,成立豫皖蘇分局,以宋任窮為分局書記。
(七)劉伯承為中原軍區及中原野戰軍司令員,鄧小平為政委,陳毅為軍區及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李先念為軍區及野戰軍第二副司令員。陳毅仍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及政委,粟裕為副司令員,宋任窮為副政委。蘇北兵團仍屬華東軍區建制,但在作戰上受華東野戰軍指揮。
組建後,中原軍區與中原野戰軍仍為一個機構。中原軍區組織為:
- 司令員劉伯承
- 政治委員鄧小平
- 第一副司令員陳毅(仍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 第二副司令員李先念
- 副政治委員鄧子恢
- 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張際春
- 參謀長李達
- 副參謀長曾希聖
- 鄂豫軍區(司令員王樹聲,政治委員段君毅)
- 皖西軍區(司令員曾紹山,政治委員彭濤)
- 豫皖蘇軍區(司令員張國華,政治委員宋任窮/吳芝圃)
- 豫西軍區(韓鈞(因病未到職)/李成芳(代司令員),政治委員張璽)
- 桐柏軍區(司令員王宏坤,政治委員劉志堅)
- 江漢軍區(司令員張才千,政治委員劉建勛)
- 陝南軍區(司令員劉金軒,政治委員汪鋒)
1949年5月12日中央軍委決定,第四野戰軍領導機關與中原軍區領導機關合併,組成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領導機關。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第一政治委員、鄧子恢任第二政治委員、蕭克任第一參謀長、趙爾陸任第二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