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業
中國棉業大約有2000年的歷史,不晚於公元9世紀。在9世紀,當時的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在其《蘇萊曼遊記》中記述,在中國看到棉花,在花園裏被作為「花」來觀賞的[1]。《梁書·高昌傳》記載「高昌國……多草木,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纑,名爲白疊子,國人多取織以爲布。布甚軟白,交市用焉。」[2]
目前中原地區所見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一條棉線毯。元代初年,朝廷把棉布作為夏稅(布、絹、絲、棉)之首[3],設立木棉提舉司,向人民徵收棉布實物,據記載每年多達10萬匹[4],可見棉布已成為主要的紡織衣料。明朝也力徵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從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5],可知當時植棉和棉紡織已遍佈全國。
清朝末年,中國又陸續從美國引進了陸地棉良種,替代了品質不好、產量不高的非洲棉和亞洲棉。1950年代末,陸地棉成為主要品種,其次是長絨棉。現在中國種植的全是各國陸地棉及其變種,也是世界第一大產棉國,其次是美國,第三是烏茲別克斯坦。長絨棉纖維較長,從前蘇聯引進,所以在新疆一些地區有一定產量。
參考文獻
編輯- ^ 棉花的傳播. 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 2012-03-22 [2020-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3).
- ^ 見《梁書》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八 諸夷 高昌國條
- ^ 唐文基. 福建古代经济史.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年: 253頁 [2022-09-11]. ISBN 7533417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6) (中文(簡體)).
- ^ 郭成康. 元明清史. 五南圖書出版. 2002年: 68頁 [2022-09-11]. ISBN 95711286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1) (中文(簡體)).
- ^ 乃服第二·布衣條. 天工開物. 維基文庫 (中文).
凡棉布寸土皆有……然既曰布衣,太素足矣。織機十室必有,不必具圖。
- ^ 采棉机除了约翰迪尔和凯斯的进口产品,国产的到底能不能用?. 農機通. 2017-12-08 [202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 ^ 约翰迪尔CP690摘棉机闪耀沙湾机收队伍. 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 2016-10-21 [2021-03-28].
- ^ Staff, Reuters. 安踏体育称将退出良棉协会,此前H&M因声明暂停用新疆棉花遭中国抵制. Reuters. 2021-03-24 [2021-03-2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