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黃河的一處景觀,後來成為一個成語。廣東省還有一處同名的文物中流砥柱石刻

圖中三門峽大壩前黃河中的石柱即為「中流砥柱」

黃河河南三門峽河段下遊河中心有一塊巨石在河道中挺立,經河水猛烈衝擊,屹立幾千年而不倒,叫做「砥柱山」,成語中流砥柱就由此而來[1]。相傳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2]。《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該成語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3]

毛澤東1941年5月25日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揭破遠東慕尼黑新陰謀》的通知,提出「共產黨領導的武力和民眾已成了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中流砥柱成為中國共產黨對自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所起作用的重要論斷,但也引發了爭論,參看抗戰主力之爭中國共產黨修改歷史的質疑

參考

編輯
  1. ^ 顏煦之. 大自然的瑰宝. 福州: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6.09: 73. ISBN 978-7-5395-5666-6. 
  2. ^ 姚紹益編著. 寻踪的方位. 北京:現代出版社. 2013.08: 98. ISBN 7-5143-1646-9. 
  3. ^ 王俊編. 读成语·识天下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人才篇 2.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9: 111. ISBN 978-7-5131-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