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植物園
烏魯木齊市植物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個綜合植物園[刊 1],位於烏魯木齊市新市區北京中路916號。烏魯木齊市植物園是保存有天山山脈、阿爾泰山和荒漠地區特有種植物的資源庫[刊 2]。園內種植有包括白榆、夏橡在內的超過810種植物,其中也包括新疆野蘋果在內的數十種中國珍惜瀕危物種。烏魯木齊市植物園是中國國家3A級旅遊景區及烏魯木齊市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網 1]。
烏魯木齊市植物園 | |
---|---|
基本資料 | |
類型 | 植物園 |
位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新市區北京中路916號 |
座標 | 43°53′16.73″N 87°32′55.51″E / 43.8879806°N 87.5487528°E |
面積 | 0.61平方公里 |
開放 | 1986年 |
營運者 | 烏魯木齊市林業和草原局(烏魯木齊市園林管理局) |
地圖 | |
地理位置與建設歷史
編輯烏魯木齊市植物園分為南區和北區,其中南區位於烏魯木齊市北京路[書 1]。其前身為二工園藝場,1985年開始規劃建設烏魯木齊市植物園,並在1986年9月得到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書 2]。烏魯木齊植物園北區則位於迎賓路,即烏魯木齊市葡萄園[書 1],於1964年開始籌建。當時位於葡萄園周圍的很多單位都前來協助種植葡萄,不過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葡萄園的建設停滯。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才重新開始栽培葡萄[書 2]。
烏魯木齊市植物園具有科研、科普、科教以及遊覽等功能,其主要職能包括對各類新疆境內的野生植物資源進行調研、收集和保護,並對具有園林使用價值的植物的繁育理論和方法進行研究,以及通過運用植物生態學等不同方法展示植物園所培育的植物,除此之外,植物園也能夠提供科普教育和休閒娛樂的場地。烏魯木齊市植物園是隸屬於烏魯木齊市林業和草原局(烏魯木齊市園林管理局)的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截止2021年,烏魯木齊市植物園設立了辦公室、園林班、花卉班、科研班等12個班組,在職人數78人[網 2]。
園區信息
編輯烏魯木齊市植物園南區佔地超過0.6平方公里,主要分為0.2平方公里為科研實驗區,0.44平方公里的展覽區以及0.2平方公里的生活管理區。可分為月季園、宿根花卉區、種植示範區、荒漠植物區、草坪遊覽區、藥用植物區、果樹區、蜜源植物區、薔薇植物區以及松柏區等超過10個專類園區[網 1]。截止2018年,烏魯木齊市植物園收集植物超過810種,其中包括遷地保護的39種中國珍惜瀕危物種,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的新疆野蘋果、紅松、麗豆等[書 1]。烏魯木齊市植物園的松屬、榆屬、薔薇屬、丁香屬及李屬等喬木、灌木植物的種類較為豐富,既包括白榆、圓冠榆、疣枝樺、天山花楸等新疆常見植物,也包括楓楊、三刺皂莢、夏橡、水曲柳等引進物種。在宿根花卉區則種植有以萱草屬、鳶尾屬、石竹屬為主的宿根旱生植物[刊 3][刊 1]。先後引進有芍藥、中亞鳶尾、喜鹽鳶尾、馬藺、紫苞鳶尾、柳蘭、野火球、牛至、糙蘇等[刊 4]。烏魯木齊植物園北區則種植着以葡萄為主的果樹資源[網 1]。烏魯木齊植物園北區分為兩個主要區域,其北部區域主要進行栽培工作,南部區域則有9條葡萄長廊。植物園北區的東面還建有3個接待大廳和1個葡萄長廊[書 2]。
烏魯木齊市植物園所培育的五葉地錦、天山花楸、大花萱草、德國鳶尾、福祿考、斑葉稠李、歐洲莢蒾等植物應用到了烏魯木齊市的園林綠化之中[網 1]。烏魯木齊市植物園從北京植物園引進超過200種菊花,並自1997年開始到2021年連續舉辦過25屆菊花展[網 1][網 3]。在2021年的菊花展中曾展出8種色系的數百品種,共近五萬盆菊花[網 3]。烏魯木齊市植物園是中國國家3A級旅遊景區及烏魯木齊市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網 1]。截止2018年,烏魯木齊市植物園先後開展了包括「宿根花卉引種繁殖技術」在內的近20項科研項目[書 1]。2022年,中國西北地區第一家活體昆蟲博物館——新疆活體昆蟲博物館在烏魯木齊市植物園內開館[網 4]。
烏魯木齊市植物園的植物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期刊
- 書籍
- 網站
- ^ 1.0 1.1 1.2 1.3 1.4 1.5 乌鲁木齐植物园.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 2015-08-24 [202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8).
- ^ 乌鲁木齐市植物园 2021 年预算公开 (PDF).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 2021-02-08 [2021-10-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1-04).
- ^ 3.0 3.1 2021乌鲁木齐金秋文化旅游季活动.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 2021-09-26 [2021-10-30].[失效連結]
- ^ 左丹丹. 新疆活体昆虫博物馆开馆. 中新網. 2022-01-01 [2022-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