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齡阿
伊齡阿(滿語:ᡳᠯᡳᠩᡤᠠ,穆麟德轉寫:ilingga,1736年—1795年),佟佳氏,字精一,號𥲤也,內務府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官員。
生平
編輯曾任內務府正白旗包衣第三參領第一滿洲佐領(據《欽定八旗通志》)。乾隆十八年由官學廩膳生考取筆帖式,二十四年補內務府堂主事,升內務府郎中。三十四年任九江關監督,兼景德鎮御窯廠督陶官。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乾隆四十年(1775)欽命奉宸苑卿銜署理淮關監督(四十一年(1776)再任)。乾隆四十年始,三任兩淮鹽政(前任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李質穎,載曾國荃督修光緒版《兩淮鹽法志:職名表》卷131)。四十五年調粵海關監督,四十六年巡視長蘆鹽政,四十七年仍授兩淮鹽政,五十一年任浙江巡撫。五十五年至五十九年任總管內務府大臣兼管崇文門監督。五十六年,管理圓明園及八旗三山事務。五十七年,授刑部、兵部、工部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又歷任正藍旗蒙古副都統、正藍旗漢軍副都統、正紅旗滿洲副都統。誥授光祿大夫。六十年,卒。
乾隆四十六年,任兩淮鹽政(兩淮巡鹽御史)時,奉敕於揚州設局,修改曲劇,四年而事竣,由伊齡阿聘用的總校黃文暘等輯成《曲海》二十卷。善繪畫,尤精於梅、蘭,山水師法吳鎮,書法師宗孫過庭,又能詩(載《揚州畫舫錄》)。載《欽定八旗通志·八旗大臣題名》卷三百四十,《滿漢名臣傳》有傳。
據內務府造辦處檔案,乾隆四十五年(1780)兩淮鹽政伊齡阿七次進貢玉玩、玉器;四十九年(1784),尚書金簡交來貢物來文清冊,內開兩淮鹽政伊齡阿差人送到紫檀木二百六十一枚(重四萬十二斤)。根據乾隆四十九年《奉旨辦理揚州天寧寺行宮內看戲房之西洋式裝修拆卸運京事》的奏摺,兩淮鹽政伊齡阿向乾隆帝奏報,想把天寧寺行宮的看戲房整體搬遷到京城獻給皇帝,乾隆帝傳旨,只把看戲房內懸掛的那面鏡子送來;乾隆帝下旨將《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全部線裝書副本放在當時的揚州天寧寺文匯閣里。
輯並序《淮關統志》14卷(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刻本)。為其幼年老師高繼祖(字承瞻,號梅溪、懿齋)的《梅溪先生遺集》(乾隆四十一年刻本)編輯並作序。
家庭
編輯- 始祖吳章阿(c.1560s-?)。佟佳氏,「吳章阿,鑲黃旗人,世居加哈地方,國初來歸……六世孫福貴現任員外郎,色克現任驍騎校;福綬由護軍校從征凖噶爾,在和通呼爾哈腦爾地方陣亡,贈雲騎尉,其子穆蘭現襲職。今隸本旗包衣」(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19)。
- 世祖(c.1590s-?)。
- 太高祖(c.1610s-?)。
- 高祖(c.1640s-?)。
- 曾祖(c.1660s-?)。
- 祖父(c.1680s-?)。
- 父母:富貴(又福貴,c.1710s-?),內務府郎中兼佐領、乾隆二十年熱河總管(後任有嘉慶帝遜嬪之父、內務府正黃旗漢軍沈氏永和,載《欽定熱河志》)、淮闗監督(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任,卒於任;前任有內務府正黃旗漢軍普福、鑲黃旗滿洲高恆 (清朝),繼任有正藍旗漢軍李宏 (清朝)、富貴之子伊齡阿;載伊齡阿輯纂《淮關統志》卷8),曾任內務府正黃旗包衣第一參領第一滿洲佐領(此佐領下人有伊齡阿親家薩載夫人烏拉那拉氏家成員,薩載夫人的同族康熙通嬪亦曾是該佐領下人),又任內務府鑲黃旗包衣第三參領第四滿洲佐領和第三參領第五滿洲佐領(據《欽定八旗通志》)。同輩:福綬(又福受),護軍校,陣亡,贈雲騎尉世職;其子穆蘭,孫兒薩炳阿。伊齡阿母是漢軍李氏,伊齡阿為李永標之甥。李永標孫子長闈著《挹綠軒詩稿》中《追憶父執十丈人歌》有侍郎伊齡阿(號𥲤也)是其舅氏。另外,袁枚詩集有:伊𥲤也先生乃故長官李觀察永標甥也。
- 子昌儀,內務府銀庫員外郎兼佐領、武英殿總管,曾任內務府鑲黃旗包衣第二參領第三滿洲佐領(據《欽定八旗通志》)。
- 子昌德,內務府慎刑司員外郎、浙江鹽運使。
- 女佟佳氏,嫁正藍旗漢軍、湖南巡撫李氏巴哈布(父江南河道總督李宏,胞兄兩江總督李奉翰,胞姊李氏嫁鑲黃旗漢軍、吏部尚書郝玉麟之孫郝敏安)。
- 兒女姻親還有兩江總督薩載(故機023285), 薩載是李奉翰之密友;伊齡阿兒女姻親還有漢軍包衣兩淮監掣同知張永貴(第一歷史檔案館兩江總督高晉奏摺)。伊齡阿另與兩淮鹽政普福、蘇州織造四德亦有姻親關系(通過搜索觀箴雲簡等發現幾人有共同家人或家僕)。
參考書目
編輯- 《揚州畫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