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茲全
何茲全(1911年9月7日—2011年2月15日),原名何思九,字子全,男,山東菏澤人,中國歷史學家。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周朝至漢唐的中國社會史、漢唐佛教寺院經濟、漢唐兵制等[1],同時他還是魏晉封建說的最早提出者。[2]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員。
生平
編輯何茲全於1935年畢業於北平大學史學系,期間受時任史學系兼職教授的傅斯年影響很深。[1]後前往日本留學,次年因病回國。1939年至1940年間在中央大學任教,研究魏晉南北朝史並講授「中國通史」課。1941年起任國民黨中央訓練委員會編審,1944年出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47年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
1950年韓戰爆發後回到國內,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歷任副教授、教授,併兼任魏晉南北朝研究室主任。1987年至1988年間還曾前往美國華盛頓大學講學。[2]1995年時何茲全應國立清華大學之邀作了關於中國文化的演講,後據此整理出版了《中國文化六講》一書。[1]
社會兼職
編輯曾任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顧問,中國先秦史學會、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等學會理事、副會長、顧問,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學術顧問(他為五位學術顧問之一,另四位為季羨林、饒宗頤、任繼愈、葉嘉瑩[4]),中華書局學術顧問(六位顧問之一,另五位為季羨林、任繼愈、饒宗頤、馮其庸、袁行霈)等職,並在北京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等校任兼職教授。[2][3]
家庭
編輯何茲全出生於菏澤的何氏家族,民國政要何思源為其堂兄,何茲全稱他為「仙槎大哥」[5]。何思源之女、原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則稱其為「八叔」[6]。
妻子郭良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於漢口結婚。[5]婚後他們育有獨子何芳川,何芳川後來也成為歷史學家,並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於2006年患白血病去世。[4]
著作
編輯- 《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時期》
- 《魏晉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 《中國古代社會》(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 《三國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 《愛國一書生:八十五自述》(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 《何茲全學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 《三論一談:何茲全、郭良玉伉儷自選集》(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
- 《中國古代及中世紀史》(鷺江出版社,2003年)
- 《中國文化六講》(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 《何茲全文集》(共六卷,中華書局,2006年)
- 《大時代的小人物:何茲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 《中國社會史研究導論》(商務印書館,2009年)
- 《何茲全談中國歷史》(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0年)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何兹全: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人民網. 2006-04-19 [2011-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6).
- ^ 2.0 2.1 2.2 何兹全. 國學網. [2011-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5).
- ^ 3.0 3.1 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因病逝世 享年101岁. 騰訊網. 2011-02-16 [2011-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 ^ 4.0 4.1 李 沣:当代学术史上的胜景——聊城傅斯年家与荷泽何思远家的世纪交谊. 學術批評網. 2011-02-11.[永久失效連結]
- ^ 5.0 5.1 何兹全:期颐老者眼中的红尘. 中華讀書報. 2010-04-28 [2011-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9).
- ^ 何兹全先生自述(一):何氏家族. 網易. 2010-06-04 [2011-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