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通
生平
編輯出身於東莞一個革命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曾是中山大學教授。哥哥何鼎華(1914—1952.11.19)、何與成(1916年-1940年9月14日)都是東江縱隊的領導幹部。在哥哥們的革命思想影響下1938年10月14歲便參加了中共領導的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1]。1940年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6月2月26日隨東江縱隊北撤山東。歷任東江縱隊司令部科長,華東軍區司令部作戰參謀,兩廣縱隊司令部參謀、第二團營長、第三團參謀長。在淮海戰役第三階段追擊圍殲杜聿明集團的戰鬥中,率領幾個連隊追到閻閣村(今屬蕭縣張莊寨鎮)時發現華野四縱10師29團第2營佔領閻閣莊後,遭到奪路而逃的國民黨第八軍一個團在5輛坦克的配合下的連續3次衝鋒,守軍傷亡甚大,陣地被敵炮火和坦克摧毀,全村房屋着火。敵人又連續開始了第4次衝鋒,坦克開到了陣地前沿,情況危急。何通指揮兩廣縱隊第3團第1連副連長帶一個班、第5連連長帶兩個排,主動由閻閣以西向敵側後投入攻擊,打退了敵人多輛坦克的進攻。後在及時趕到的兩廣縱隊第3團第4連的協同下,頑強抗擊敵第5次突擊,支援了四縱29團第2營作戰,並乘勝攻佔了劉樓,解除了閻閣29團之危。當天,第四縱隊司令員陶勇即向華東野戰軍報告,為兩廣縱隊第3團第1連和第5連請功,並號召全縱向兩廣縱隊學習。華野總部及時發出「嘉獎兩廣縱隊三團一連主動協同友鄰配合作戰的通令」,指出「充分表現與發揚了我軍作戰中勇猛頑強、積極主動,互相策應的傳統作風------特此通令嘉獎並責成全軍向此範例學習。」12月6日,兩廣縱隊第3團在追擊逃敵中,截住了敵第九軍第166師一部在錦橋村(今屬蕭縣張莊寨鎮)展開激戰。何通在戰鬥中身負重傷,腹部中彈,腸子被打斷,華野第四縱隊野戰醫院第二醫療隊女隊長樊迪虹在極其困難條件下做了野戰外科手術,才脫離險境[2],但一年後才克服腸子粘連。出院後前往東台縣歸隊,準備參加渡江戰役。1949年6月兩廣縱隊從河南省襄城縣南下,時任第四團團長。參加廣東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50年5月任廣東軍區珠江軍分區炮兵團(原為兩廣縱隊炮兵團,進駐珠海唐家灣)團長,參加萬山群島戰役。1951年1月15日該團分為兩部[3],一部劃歸萬山獨立水警區;一部劃為珠江軍分區獨立十六團,何通任團長。1952年,該團改編為炮兵第三十四、第三十三團副團長,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4年8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教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教員。1970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十九軍副參謀長、副軍長兼參謀長,蘭州軍區副參謀長。
1985年12月離休,住解放軍體育學院干休所休息。1999年撰寫回憶錄之《打回老家去,解放全中國》[2]。2000年初罹患癌症,2年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