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州,原高麗龍灣縣,又名和義[1]遼入侵高麗後,在朝鮮半島西北部建立的城堡,後被高麗奪取,改名為義州。其地理位置位於鴨綠江東岸,今天北朝鮮平安北道義州郡

歷史

編輯

公元916年以後,遼國太祖耶律阿保機建國稱帝,建元神冊,並在中國東北部迅速崛起後發生的戰爭。

隨着公元926年,遼國與渤海國的戰爭以遼國勝利結束,伴隨着大量渤海難民逃亡進入並不同文同種的朝鮮半島遼國高麗的關係開始交惡。高麗自認為是中原王朝的分封王,也覺得契丹的崛起影響了其北部擴張的腳步,不斷支持渤海國移民開展各種反對遼國的活動。戰爭於公元993年爆發,先後經歷三次大的武裝衝突,並於1019年停火,定邊界與清川江中上游至鴨綠江下游一線。

994年,遼國第六位皇帝遼聖宗耶律隆緒跟高麗展開了有關與南方的宋朝斷絕藩屬關係,轉而向遼國稱臣納貢的談判。談判的結果是遼國將「鴨綠江東數百里地」賜給高麗,而高麗轉而使用遼國紀年,奉契丹的正朔。名義上與宋朝斷交,而實際上高麗一直沒有斷絕與宋朝的外交往來。994-995年,高麗率兵驅逐西北女真,在新納入版圖的鴨綠江東岸建立了六個城鎮。

1009年康兆政變武臣康兆謀叛、後為契丹所殺。公元1010年,契丹(遼)再次侵入。高麗放棄開京,王族逃亡江華島

契丹在開泰三年(1014) 發動第三次大規模征伐高麗之初,修築了保州城,作為進攻和控制朝鮮半島的軍事重鎮。

在長達數年的遼與高麗的戰爭結束後,遼國一直控制着保州。而宋由於長期與遼對峙,在其歷史中立場大體與高麗相當,認為是遼國侵略了高麗鴨綠江東土地。

金朝建立以後,高麗仍然提出對鴨綠江東擁有主權。金收國元年(公元1115年),太祖命加古撒喝率軍攻保州,久戰未果,但撒喝攻破合主、順化兩城。高麗遣使來祝賀並請求歸還保州。太祖謂使者曰:「爾其自取之。」得到金太祖答覆後,高麗遂基金措置北部邊防。時遼來遠城在金兵攻擊下圍在旦夕,其主帥耶律寧與金國交戰,牒告高麗借糧,高麗則乘機以歸還保州城相威脅,耶律寧放棄來遠、保州二城給高麗[2]。高麗進入二城,「收兵杖及錢貨寶物甚多」,並改保州為義州,「以鴨綠江為界,置關防」,「百官賀表」,「刪石紀功」。[3]金有言在先,只好默許。

天輔元年(公元1117年),撒喝等再次出兵攻打保州,又襲來遠城,遼軍失利,棄城逃跑,高麗乘機遣使索請保州等地區歸屬高麗。金太祖忙於對遼作戰,有意答應,但仍堅持歸還保州及邊疆地區逃入高麗的民眾。金太宗天會四年(公元1126年),高麗王遣使奉表稱藩,金太宗承諾如高麗以事遼舊禮稱臣於金,即把保州地賜給高麗。1128年12月金遣使高麗告以封宋朝二君為昏德、重昏侯事,重提保州問題。高麗國王指出,保州本高麗領土,以蒙金朝先帝賜予。「不愛其地,特賜割賜,而只許保州一城,不許旁側小土,此豈朝廷以至仁大德撫字小邦之意乎?」金太宗天會四年(公元1126年),高麗王遣使奉表稱藩,金太宗承諾如高麗以事遼舊禮稱臣於金,即把保州地賜給高麗。1129年11月高麗遣使入金進奉誓表,正式成為金的屬國。天會八年(公元1130年),高麗王又上表,請求免於索還保州亡入邊戶。1130年2月金宗室完顏勖上疏切諫,金太宗放棄了對保州逃移戶口的追索。「自是保州封域始定」。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高麗史·地理志》記載,「義州,本高麗龍灣縣,又名和義。初,契丹置城於鴨綠江東岸,稱保州。文宗朝契丹又設弓口門,稱抱州(一雲把州)」。
  2. ^ 試論金與高麗的「保州」交涉 趙娟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3. ^ 《高麗史》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