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長石(英語:Bytownite)是斜長石固溶體系列中一種富含長石礦物,其成分介於鈣長石富拉玄武岩之間。通常將其定義為含有70%至90%的鈣長石化學式:(Ca0.7-0.9,Na0.3-0.1)[Al(Al,Si)Si2O8])。與該系列的其他岩石一樣,倍長石為呈灰色至白色三斜晶系晶體,通常表現出典型的斜長石孿晶和相關的細條紋。

倍長石
一塊產自墨西哥奇瓦瓦州卡薩斯格蘭蒂斯遺址多拉多礦的倍長石沖積晶體(尺寸3.7 x 2 x 1.3厘米)。
基本資料
類別Plagioclase feldspar
化學式(Ca,Na)[Al(Al,Si)Si2O8]
施特龍茨分類9.FA.35
戴納礦物分類76.01.03.05
晶體分類平行雙面(1)
(H-M記號相同)
晶胞a = 8.178 Å, b = 12.870 Å,
c = 14.187 Å; α = 93:5°,
β = 115:9°, γ = 90:63°; Z = 8
性質
顏色無色、白、灰
晶體慣態在[010]上很少出現扁平晶體,通常為塊狀聚集體中的可解理塊或十面體顆粒。
晶系三斜
雙晶普通鈉長石、卡爾斯巴德和肖鈉長石孿晶
解理[001]完美,[010]良好,[110]有缺陷
斷口參差狀到貝殼狀
韌性/脆性質脆
莫氏硬度6 – 6.5
光澤解理面呈玻璃和珍珠光澤
條痕白色
透明性透明到半透明
比重2.72 – 2.74
光學性質雙軸(+/-)
折射率nα = 1.563 - 1.572 nβ = 1.568 - 1.578 nγ = 1.573 - 1.583
雙折射δ = 0.010 - 0.011
2V夾角實測: 86°,計算: 80°至 88°
色散率r > v 硬度
參考文獻[1][2][3]

倍長石比重在2.74和2.75之間變化,折射率範圍為nα=1.563–1.572,nβ=1.568–1.578,nγ=1.573–1.583。它的鑑定需通過化學、X射線繞射岩相分析精確測定以上兩種性質。

出產地

編輯
 
出自明尼蘇達州水晶灣的倍長石。

倍長石是一種產於輝長岩斜長岩鐵鎂質火成岩中的成岩礦物,也以斑晶形式出現在鎂鐵質火山岩中,它在變質岩中很少見,通常伴生於輝石橄欖石[2]

該礦物於1836年首次被記錄[4],並以出產地—加拿大拜城(現在的渥太華)所命名[1]。加拿大其他著名的礦點包括安大略省福萊耶鎮(Foleyet)和魁北克省阿伯茨福德附近亞馬斯卡山上的肖梅爾斜長岩。此外,它還出現在蘇格蘭魯姆島英格蘭坎伯蘭凱西克附近的艾科特山;挪威納羅達爾和南非布什維爾德雜岩中也曾有過報導;在西澳大利亞州的伊薩谷也發現了倍長岩[2]

在美國,蒙大拿州斯蒂爾沃特火成岩雜岩、俄勒岡州萊克縣湖景區附近,以及亞利桑那州墓碑鎮的勒基庫斯礦和新墨西哥州麥金萊縣格蘭茨區都有分佈。在東部,它出現在賓夕法尼亞州黎巴嫩縣的康沃爾和切斯特縣菲尼克斯維爾[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Mindat with locations
  2. ^ 2.0 2.1 2.2 2.3 Handbook of Mineralogy
  3. ^ Webmineral data
  4. ^ Thomas Thomson, Outlines of Mineralogy, Geology, and Mineral Analysis, vol. I, Baldwin & Cradock, Londres, 1836, p. 37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Hurlbut, Cornelius S.; Klein, Cornelis, 1985, Manual of Mineralogy, 20th ed., Wiley, ISBN 0-471-80580-7

外部連結

編輯

  Chisholm, Hugh (編). 倍长岩.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