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待制陳州糶米

包待制陳州糶米是一出元雜劇,作者不詳。此劇講述包拯查清開倉糶米中的貪污行為,為平民申冤的故事。劇中借用宋代人物,但一般認為是反映元代現實[1]。該劇刻畫人物生動鮮明,賦予包拯形象以悲劇色彩,但在戲劇衝突的進行中,則又表現了人物性格中的喜劇因素[2]

主要內容

編輯

陳州大旱,范仲淹奉旨與眾大臣商議,派清廉官員前去開倉糶米。劉衙內保薦其子小衙內與女婿楊金吾前往,暗中吩咐兩人抬高米價,以次充好,並帶着欽錫紫金錘,以整治「刁頑」的百姓。農民張徶古去買米,見兩人胡作非為,據理力爭,被小衙內用紫金錘打死,臨死前囑其子去京師告狀。劉、楊兩人貪贓枉法事敗露後,眾大臣公議讓包拯去陳州查辦,並給予其先斬後奏的權力。包拯私訪陳州,得知劉、楊罪行。包拯審清此案後,將楊金吾斬首,教小徶古用紫金錘打死小衙內,為父報仇。隨後將小撇古關在牢內。此時劉衙內為救兒子、女婿討得皇帝的赦書來,卻剛好救了小徶古。

研究與評價

編輯

關於此劇作者,《錄鬼簿》在陸登善條下注有《開倉糴米》劇目,有人認為即是此劇,但尚無實據[3]。另宋元南戲也有《陳州糶米》,今不存。現代論者對此劇評價較高。認為劇本在諷刺、暴露中又穿插了喜劇性安排,劇情發展富于波瀾,曲、白都很生動。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顧學頡. 元人杂剧选.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7年11月: 479. ISBN 978-7-02-006263-8. 
  2. ^ 古籍名著《陈州粜米》. 可可詩詞網. [2022-07-24]. 
  3. ^ 嚴敦易. 元剧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