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報

马来西亚报纸

南洋商報》(英語:Nanyang Siang Pau)是由新加坡商人陳嘉庚於1923年9月6日在新加坡獨資創刊[1],是繼光華日報後,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紙,內容以財經資訊為主。

南洋商報
南洋商報柔佛州辦公室
類型日報
版式寬幅
持有者世界華文媒體
創辦者陳嘉庚
出版商Nanyang Siang Pau Sdn. Bhd.
主編羅依薇
創刊日1923年9月6日,​101年前​(1923-09-06
停刊日1983年(新加坡版)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延續至今
政治立場親中派
語言簡體中文(標題)簡體中文(內文)
總部 馬來西亞八打靈再也
售價1.80 令吉
網站南洋商報
南洋商報
繁體字 南洋商報
簡化字 南洋商报
英語名稱
英語 Nanyang Siang Pau

簡史

編輯

陳嘉庚創立《南洋商報》的意圖一方面是為自己的商業開闢宣傳渠道,另一方面是為華人商業服務,推動教育事業。在《本報開幕之宣言》(實業與教育孩子關係)陳嘉庚認為沒有近代的商業經營和管理的學識,教育就無從辦得好,沒有良好的教育設施,國家就談不上興旺,這既是定名為《南洋商報》的意義。但出版一個多月後突然停刊三個月,這是因為報紙關於中國政局的議論文章激怒了英國當局,當局認為報紙違背了中立的原則。[2][3]

因1931年中國發生九一八事變,日本入侵東三省,激發《南洋商報》於1932年將午報改成早報,以第一時間向讀者反映中國戰事。翌年,即1933年8月,《南洋商報》進行改組,脫離陳嘉庚有限公司,由李光前、林慶年及李玉榮等人承辦,注冊為有限公司。《南洋商報》轉而成為集團報業,內容也告豐富。除側重中國新聞外,也有本地新聞,更有多姿多采的副刊。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南洋商報》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強大文化陣地。

在這種情形下,《南洋商報》的立場已轉成明顯的抗日,且於1940年從中國聘請左派著名報人胡愈之前來主持筆政。根據後來揭開的史料得知,胡愈之是被派來新加坡,成為《南洋商報》的編輯主任。他提出了一個明顯的立場:「團結一致,共禦外侮」。而在這個大前提下,胡愈之說「商報」是採取無黨無派的立場,所謂無黨無派,不是反對任何黨、任何派,更不是要消滅任何黨,任何派,而是要使各黨各派無黨派一致團結起來,為抗日救國進行抗爭。所以無黨無派的立場,就是團結的立場,就是統一戰爭的立場。

雖然陳嘉庚在當時已與《南洋商報》未有直接的關係,但胡愈之通過商報大力支持陳嘉庚的鬥爭事業,直到1942年日本南侵暫時被停刊。1945年9月6日太平洋戰爭結束後復刊。

1971年新加坡政府向報業展開的「黑色行動」(Black Operation),逮捕了《南洋商報》總經理李茂成、總編輯仝道章、主筆李星可、公眾關係經理郭隆生;當時的新加坡政府譴責《南洋商報》立場親共,報道中國共產黨的消息時往往報喜不報憂,損害新加坡利益。

歷任總編輯

編輯

社長:

編輯: 南洋商報歷任編輯部負責人(二戰前稱編輯主任,後改稱為總編輯)

  1. 方懷南(1923年籌辦至1923年28日被令停刊)
  2. 楊冶襄(1924年2月復刊至1924年4月)
  3. 林獨步(1924年4月至1927年3月)
  4. 沈資民(1927年4月至同年6月)
  5. 張相時(1927年6月至1928年11月)
  6. 汪頌魯(1928年11月至1930年5月)
  7. 曾聖提(1930年5月至1931年5月)
  8. 藍碧公(1932年7月至同年10月)
  9. 邱國材(1932年11月至1937年6月)
  10. 傅玩悶(1937年7月至1940年12月)
  11. 胡愈之(1941年1月至1942年2月)(2月15日新加坡淪陷,南洋商報停刊)
  12. 王仲廣(1945年9月8日復刊)
  13. 曾心影(1945年至1956年)
  14. 李微塵(1957年至1960年)
  15. 施祖賢(1960年至1969年)
  16. 連士升(1969年至1970年)
  17. 仝道章(1970年1月至1971年4月)(後在新加坡內安法令下被捕)
  18. 馮列山(1971年4月至1972年5月)
  19. 陳振夏(1972年5月至1977年12月)
  20. 鍾文苓(1978年2月至1980年2月)
  21. 莫理光(1980年至1983年)

1962年8月起,南洋商報馬來亞版在吉隆坡編印,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南洋商報》亦一分為二。1983年3月15日,新加坡南洋商報與星洲日報合併為聯合早報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編輯部負責人:

  1. 石光華(1962年至1969年)
  2. 陳森才(1969年至1970年)
  3. 朱自存(1970年至1985年)
  4. 張木欽(1985年至1991年)
  5. 馮時能(1992年至1994年)
  6. 李樹藩(1994年至1998年)
  7. 王金河(1998年至2001年)
  8. 洪松堅(2001年至2003年)
  9. 鍾啟章(2004年-2007年)
  10. 鍾天祥 (2007年-2009年)
  11. 莊宗南 (2009年-2015年)
  12. 陳漢光 (2015年-2022年)
  13. 羅依薇 (2022年7月-

歷史

編輯
  • 1923年9月6日創刊於英屬新加坡。23天後,英殖民地政府以「涉及黨派政治」為理由,下令停刊。翌年2月1日獲准重新出版。
  •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南洋商報停刊3年7個月;1945年9月8日復刊。
  • 1948年5月,《南洋商報叢書》面世,開中國大陸以外華文報出叢書的先河。至1963年9月,共出版150多種叢書。
  • 1950年10月16日出版《南方晚報》,1963年6月1日改稱《南洋晚報》,同年12月25日停刊。
  • 1958年7月23日成立南洋報業控股有限公司。
  • 1969年為適應政治情況的改變,分別出版馬來西亞版和新加坡版的《南洋商報》。
  • 1972年10月15日,首開先河採用簡體中文
  • 1975年馬新南洋商報正式分家,改組後的馬來西亞南洋商報經由馬來西亞公民所控制,而成為本地化的報章。
  • 1979年6月14日,《南洋商報》編排方式大改革,將傳統華文報的直排改為橫排,與中國的報業形式相似體。
  • 1983年3月16日,新加坡《南洋商報》和《星洲日報》合併成為《聯合早報》和《聯合晚報》,新加坡中文報業從此成為「一言堂」。
  • 1989年4月17日上市,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家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掛牌的華文報。
  • 1993年1月,南洋報社收購《中國報》和生活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有6份報刊。《南洋商報》稱讀者人數1百50萬人,佔馬來西亞華文報刊讀者總人數的60%,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華文出版集團。
  • 1996年11月,《南洋商報》進入互聯網領域,在網絡上開辦網站。
  • 1997年10月4日推出新網址,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家在網上提供現時新聞(Real Time News)的報紙。
  • 2000年6月,成立南洋線上有限公司。
  • 2001年5月28日, 馬華公會[錨點失效]所擁有的華仁(HUAREN)管理私人有限公司――華仁控股,從豐隆集團手中收購南洋報業控股,獻議以72.35%股權收購南洋商報,交易成交價為現金2億3千12萬4千961零吉,或每股5.50零吉成功收購。該收購也被大馬報業界稱為「528報變」。華仁成功控制馬來西亞兩大中文報――《南洋商報》、《中國報》,標誌着在馬來西亞原本相對獨立的中文報章, 開始被執政政黨介入,引起華團和一百名評論作者響應「反收購運動」和「罷寫運動」。《星洲日報》、《光明日報》另兩大報的擁有人更從華仁控股手中購得部分股權,之後的高層調動更顯示星洲報業集團開始干預南洋、中國兩報的業務,馬來西亞四大家中文報從此被單一商業集團壟斷。
  • 2006年10月6日,擁有83年歷史的《南洋商報》宣佈改版,以新面貌面對讀者和市場。改版後的《南洋商報》以電腦字取代原本由著名書法家,南洋大學祕書長潘受書寫的報頭。許多《南洋商報》老讀者無可奈何接受了這場改變,但是,新的報頭也抹除了人們的歷史記憶。[4]
  • 2006年10月17日,星洲媒體執行主席丹斯里張曉卿買下南洋報業20.02%股權,直接或間接控制44.76%股權,崛起成為南洋報業最大股東。事後遭到部分人反對,認為馬來西亞華文報業遭到張曉卿壟斷(旗下大馬報業包括《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光明日報》與《中國報》)。《東方日報》東主啟德行集團董事長劉瑞源在11月6日向張曉卿獻意收購南洋報業股權,並承諾將把有關的股權分割給華社。這項新聞卻得到《南洋商報》高層職員不斷的炮轟。《南洋商報》副總編輯何財福在「互動部落格」質疑劉瑞源的收購誠意、《南洋商報》助理新聞編輯鄧麗華今日也在「互動部落格」指責劉瑞源獻購南洋是一場荒謬、沒有誠意的鬧劇,並且懷疑有關獻購目的是為了「帶入個人仇恨、摧毀南洋」。
  • 2010年9月23日 ,馬華公會宣佈脫售該黨所擁有的世華媒體集團股份,並於8月已脫售最後的3.60%世華媒體股份,完全退出對世華媒體集團與《南洋商報》的控制。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陳友信發表文告指出,這證明了馬華當年收購《南洋報業》是個錯誤的決定。同時因為《南洋商報》被馬華收購而被華社唾棄,造成銷量一落千丈,即使馬華完全脫售後,也無法挽回《南洋商報》的頹勢,因此當年支持收購的馬華領袖都欠《南洋商報》全體同仁一個公道,而馬華收購華文報業以失敗的結局收場,可以成為所有政黨的借鏡,並引以為鑑。
  • 2017年12月19日,創刊於1985年,主要為推廣馬華文藝的〈南洋文藝〉今日起停刊。[5]

爭議

編輯

封殺新聞

編輯

作為世華媒體集團屬下報業的一部分,《南洋商報》曾多次跟隨《星洲日報》杯葛和封殺新聞內容引起民間詬病[6][7]

「塞爾維亞總統」變「波斯尼亞總統」

編輯

1993年8月9日,《南洋商報》封面版新聞「首相要摑波總統耳光」,報導內容是時任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穆罕默德接受亞洲周刊專訪時,把「波斯尼亞總統」米洛舍維奇形容為「當代希特拉」,並稱想當臉摑他一個耳光[8]。但實際上米洛舍維奇是塞爾維亞總統而不是波斯尼亞總統。隔日,《南洋商報》發佈更正聲明[9]

發佈希盟高層兒子被捕不實消息

編輯

2020年3月14日,《南洋商報》報道一名「希盟高層領袖」的孩子,因在未申報下攜帶逾200萬令吉入境新加坡,而在機場遭該國警方扣留。另外一個網站《今日馬來西亞》則引述《南洋商報》的報道,直指被捕者就是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的兒子。不過,全國總警長阿都哈密·巴多爾在回復《當今大馬》的詢問時,駁斥了有關報道,直言報道「不是真的」[10]。林冠英的律師雷爾(RSN Rayer)也同樣駁斥有關報道,說「那是假的(消息)。」

3月15日,《南洋商報》刊登道歉啟示,向當事人與讀者致歉:「本網站昨日(14/3/2020)凌晨上載有關『希盟高層兒子攜200萬入境獅城被捕』一文,查實是誤判消息所致。」「文中沒有具體報道政黨背景及領導人身分,惟之後有網絡大事炒作,攻擊相關人士。」「本網站已刪除該文,並對處理相關消息過程有失嚴謹所帶來的影響,對相關人士及全體讀者致歉!」[11]

註釋與參考資料

編輯
  1. ^ 关于我们 About Us | e南洋. e南洋. [2022-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中文(馬來西亞)). 
  2. ^ 我們的七十年, 1923-1993: History of Leading Chinese Newspapers in Singapore. 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報集團. 1993年: 第42頁 [2014-06-05]. ISBN 978-981-00-44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0). 
  3. ^ The Reemergence of Asian Journalism's Radical Roots (PDF): 第4頁. [永久失效連結](英文)
  4. ^ 盛极转衰,走向未知 《南洋》风雨路茫茫(沟通平台「東方日報」). [2007-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1). 
  5. ^ 張永修. 不说再见〈南洋文艺〉(1985-2017). 南洋商報. 2017年12月19日 [2017年12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2月19日) (中文(馬來西亞)). 
  6. ^ 黃凌風. 总执行长亲自向张晓卿解释四大报今日解除ntv7封杀令. Malaysiakini. 2007-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中文). 
  7. ^ 邓章钦批中文报记者素质掀反弹编协谴责,中国报刊三评论反击. Malaysiakini. 2011-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中文). 
  8. ^ 首相要掴波总统耳光. 《南洋商報》. 1993年8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1月1日). 
  9. ^ 更正声明 本报昨日封面版“首相要掴波总统耳光”,其实是塞尔维亚总统,特此更正。. 1993年8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1月1日). 
  10. ^ 传林冠英儿子入境狮城被捕 阿都哈密:不实指控.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0-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8) (中文(簡體)). 
  11. ^ 南洋商报道歉,坦承“冠英儿子被捕文”误判消息. Malaysiakini.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