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加拉炮台

位於香港島南區鶴咀半島南端的炮台

博加拉炮台(英語:Bokhara Battery),又稱博夏勒炮台,位於香港島南區鶴咀半島南端,面向西太平洋[1],是駐港英軍為加強香港島南部的海岸防衛,而於1941年建成的炮台[3],曾於香港保衛戰期間開火對抗日軍艦艇[4]。炮台在二戰後被廢棄,只有部分建築物保留至今,博加拉炮台於2009年12月18日獲列入香港二級歷史建築[5]

博加拉炮台
Bokhara Battery
 香港鶴咀
博加拉炮台的觀測站
座標22°12′34″N 114°15′30″E / 22.20944°N 114.25833°E / 22.20944; 114.25833
類型炮台
歷史
建於1941
使用時期1941
材料鋼筋混凝土[1]
戰役香港保衛戰
駐軍狀態
歷任指揮官華里士準將
派駐部隊英國 駐港英軍(1941)
英屬香港 香港義勇防衛軍(1941)[2]

歷史

編輯

規劃及建造

編輯

1930年代後期,日本對香港的威脅日增,駐港英軍只有四個正規步兵營的兵力下,決定集中防衛香港島,並且開始在香港島南部的海岸興建多座炮台,包括赤柱炮台舂坎角炮台黃麻角炮台鶴咀炮台及博加拉炮台[6]。博加拉炮台於1938年開始規劃籌建,1939年動工建造[3],在日軍入侵香港前夕的1941年11月完工[7]。博加拉炮台的主要武器是兩門9.2吋口徑後裝海防炮英語BL 9.2-inch Mk IX–X naval gun,均是從魔鬼山砵典乍炮台拆下來的舊炮[8],再轉移至此重新安裝[9],分別安裝在左炮床及右炮床上[1]。博加拉炮台位處香港島鶴咀半島南端的懸崖上[10],面向香港島東南部的廣闊海面,可配合位處大潭灣西部赤柱半島的赤柱炮台,強化香港島南岸的防衛[11]。除了配備兩門9.2吋海防炮,還有建有瞭望台、探照燈及射擊指揮所等設施,在炮位後方建有兩排建築物[3],作為營房及存放軍火的倉庫[12]。不過相比起魔鬼山炮台,博加拉炮台因爲屬於英軍調整防衛策略後在香港島緊急增建的海防炮台,爲了能夠早日落成使用,所以博加拉炮台並沒有設置地下彈藥庫[1]。炮台建成後直屬於東區防守總部[3]。在鶴咀半島的山腰另建有裝備兩門4吋海防炮的鶴咀炮台,用以加強博加拉炮台的防衛,防止敵軍威脅博加拉炮台的後方[10]

香港保衛戰

編輯

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並入侵香港,香港保衛戰爆發,博加拉炮台曾經於12月8日及16日兩度向駛近香港島的日本海軍驅逐艦開火[13][4]。雖然位於香港島的炮台有效地阻止日本海軍艦艇駛近香港島助戰,但因為作為入侵香港主力的日本陸軍是採取由北向南的攻勢,所以在香港島南岸的大部分炮台對戰局沒有顯著的影響[14]。日軍於12月18日晚上在香港島東北岸登陸,之後向香港島西部及南部步步進迫。12月19日,面對人力物力皆佔優的日軍,港島東旅指揮官華里士準將決定收縮防線,將守軍餘下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到赤柱半島一帶,以便以赤柱炮台為核心組織更有效的抵抗,並可避免在鶴咀半島的守軍因日軍南下而被分割及孤立[15]。駐守博加拉炮台的守軍接到撤退指令後,隨即破壞炮台設施以防被日軍利用[3],再撤到赤柱半島[2],並作戰至12月26日港島東旅接獲投降指令為止[16]

戰後及保育情況

編輯

1945年8月香港重光後,博加拉炮台因為沒有實際需要而被廢棄,炮台的設施亦被移除。在炮台東面的鶴咀半島岬角建有已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蹟鶴咀燈塔,後來該處附近加建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宿舍,又加蓋屬於電訊盈科海底通訊電纜設施[1][17]。2009年12月,古物諮詢委員會對炮台的現存建築物進行評審後,博加拉炮台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18]。炮台的右炮床於2002至2012年間被裝設了無線電通訊天線,而炮台的觀測站及探照燈平台的建築物於2012年被發現出現倒塌的情況[19]

圖片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Lawrence W.C. Lai. Farms are not zoos: a post-colonial study on enclosure andconservation of military heritage buildings in Hong Kong (PDF).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7: 22-26 [2020-12-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10). 
  2. ^ 2.0 2.1 歷史二三事 馬克公公打仗的日子. 香港電台. [2020-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2). 
  3. ^ 3.0 3.1 3.2 3.3 3.4 Historic Building Appraisal Bokhara Battery (PDF). www.aab.gov.hk. Antiquities Advisory Board. [2022-02-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2-08). 
  4. ^ 4.0 4.1 神秘的天涯海角 鶴咀. AM730. 2016-12-16 [2020-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7). 
  5. ^ List of the 1,444 Historic Buildings with Assessment Results (as at December 2020) - Number 391 (PDF). www.aab.gov.hk. Antiquities Advisory Board. [2020-12-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1-26). 
  6. ^ 鄺智文; 蔡耀倫. 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香港: 天地圖書. 2013-09: 49-50, 124-126. ISBN 9789888254347. 
  7. ^ Bokhara Battery, Cape D'Aguilar [1941- ]. Gwulo: Old Hong Kong. [2020-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8. ^ 9.2inch B.L.. www.victorianforts.co.uk. Victorian Forts and Artillery. [2020-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7). 
  9. ^ 9.2"/47 (23.4 cm) Mark X. www.navweaps.com. Naval Weapons. [2020-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6). 
  10. ^ 10.0 10.1 博加拉炮台 Bokhara Battery. www.hk-place.com. [2020-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11. ^ Abandoned Hong Kong Military Sites. Hidden Hong Kong. [2020-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12. ^ Philip Cracknell. Battle for Hong Kong, December 1941. Hong Kong: Amberley Publishing. 2019-10-01: Hong Kong before the War 1936-1941 [2020-12-15]. ISBN 9781445690490. 
  13. ^ Lawrence W.C. Lai. Farms are not zoos: a post-colonial study on enclosure andconservation of military heritage buildings in Hong Kong (PDF).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7: 15 [2020-12-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10). 
  14. ^ 鶴咀半島的隱世古蹟. 灼見名家. 2016-08-16 [2020-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3). 
  15. ^ 鄺智文; 蔡耀倫. 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香港: 天地圖書. 2013-09: 248-252. ISBN 9789888254347. 
  16. ^ 鄺智文; 蔡耀倫. 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香港: 天地圖書. 2013-09: 283, 288. ISBN 9789888254347. 
  17. ^ 鶴咀海底電纜站 Cape D'Aguilar Submarine Cable Station. hk.geoview.info. [2020-12-16]. 
  18. ^ Conserve the Military Relic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the Southern District (PDF). www.districtcouncils.gov.hk. [2020-12-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2-07). 
  19. ^ Lawrence W.C. Lai. Farms are not zoos: a post-colonial study on enclosure andconservation of military heritage buildings in Hong Kong (PDF).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7: 24-25 [2020-12-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