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太平洋海域

印度洋和太平洋一带的海域

印度洋-太平洋海域(英語:Indo-Pacific)或稱印度-太平洋暖水區,是生物地理學世界海洋動物區系的一個分區[1]。區域大約位於北緯40度南緯40度之間,其東南部因受秘魯寒流影響,南界明顯向北偏頗[1]。該分區也是世界海洋動物區系中面積最大者,包括印度洋太平洋的絕大部分水域[1]。也有劃分方法未將美洲西海岸的區域劃入印度-太平洋暖水區中,這樣劃分的該區域名稱也被稱作「印度洋-西太平洋區」(英語:Indo-West Pacific)。

印度洋-太平洋生物地理海域

這個名稱在海洋生物學魚類學和其他相關學科都很有用,因為有很多海洋棲息地在馬達加斯加、日本和大洋洲之間連接不斷,在這個範圍裏有一些物種在大西洋是找不到的。也因為生態資源豐富,沿岸的各國貿易熱絡、人口龐大,近年來印太重歸國際中心後,開始成為海權戰略要地[2]

分支

編輯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美國自然保育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把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分為三個海區,並把每個海區又分為一些小海區。

印度太平洋西海區

編輯

印度太平洋西海區包含印度洋西部和中部,包括非洲東海岸、紅海亞丁灣波斯灣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安達曼海

印度太平洋中海區

編輯

印度太平洋中海區包括很多連接印度洋太平洋的海和海峽,有印尼群島附近的一些海(除了屬於印度太平洋西海區的蘇門答臘島西北海岸)、南海菲律賓海澳大利亞北海岸與新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西部和中部、新喀里多尼亞所羅門群島瓦努阿圖斐濟湯加附近的一些海。印度太平洋中海區因為處於兩個大洋中間,所以擁有最多品種的珊瑚紅樹林

印度太平洋東海區

編輯

印度太平洋東海區包含着中太平洋的絕大部分火山島,從馬紹爾群島,穿過波利尼西亞的中部和東南部,一直延伸到復活節島夏威夷群島

地緣學

編輯
 
印太地區(深綠色部分)

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為「印太」地緣政治概念提供了海洋學、生物學論證。據學者考證,最初卡爾·豪斯霍弗Karl Haushofer)提出「印太」戰略,即參考了海洋學界定。[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殷秀琴. 《生物地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29. ISBN 978-7-0403-9709-3. 
  2. ^ 存档副本. [2021-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0). 
  3. ^ 李漢松. 重思“印太”概念的前世今生. 私家歷史. 澎湃. 2020-12-27 [2020-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