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潤會公寓
此條目可參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建設背景
編輯1923年的東京大地震後,日式傳統木製結構的房屋不耐火,地震引起的火災造成了大量居住房屋的焚毀。災後日本城市規劃開始將『不燃化』作為考慮重點因素。
建築特點
編輯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
歷史沿革
編輯同潤會始於關東大地震後之建物重建基金會,其資源來自日本政府當時獲得各國大量捐款,並於災後不久於內務省轄下之成基金額1000萬日圓的基金會,將名稱定為『財團法人同潤會』,爾後簡稱同潤會。
關東大地震前,日本政府及民間建築多針對單一建物的防火為災害規劃,但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改以都市整體或區域性為防災性能做全面性計劃。而明治維新之後,歐美先進的都市計劃及建築概念也進入到日本,故同潤會也在這時期吸收相同的觀念,在面對當時滿目瘡痍的東京,採用許多新穎且富有整體性的建築計劃,並確實的執行完成。所以同潤會所規劃之住宅及社區頗有引領當時建築技術及都市計劃之先鋒。
並根據存檔文件可得知,當時基金會在建築規劃外,亦有參與了受災戶的週邊機能方面的重建部分。例如:對於商店街、社福設施、不良住宅改良……等。由此可知同潤會不僅着重住宅硬件的建設、更是對於現代化住宅的防災、新式住宅諮詢,以透過先期預防手段來達成防災的規劃。
上述,於現存的政府統計數據窺得一二,當時東京市內鋼筋混凝土公寓中,同潤會規劃約佔了半數以上,可謂確立了往後住宅開發的指標或謂其為政府的建築政策典範。
伴着日本政府逐漸趨於向外之國際策略,並與他國有軍事上的衝突後,國家導向集中資源供給軍事運作,同潤會也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解散,並由1941年成立的『住宅營團』接手基金會之運營,也正式為同潤會18年的歷史會下休止符。而在二次大戰後,日本政府體系盡被美國接管,『住宅營團』也被視為政府組織之一,遭到接管清算後、強制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