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第115師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2月23日) |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第115師曾短暫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15師,簡稱八路軍第115師,1937年8月由紅一方面軍改編,是八路軍三個主力師之一,先後參加創建晉察冀、晉西南與晉冀豫及山東等抗日根據地[1]。
1937年8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根據第二次國共合作相關協議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佈改編命令[2],由紅一方面軍第1、第15軍團及紅軍第74師[1]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15師,下轄第343旅、第344旅、獨立團、隨營學校。師長為林彪,副師長聶榮臻,參謀長周昆,政訓處主任羅榮桓,副主任蕭華。全師共1.55萬人。由於是原紅一方面軍的縮編,成立教導隊,負責安排編餘幹部。1937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在八路軍中恢復政治委員制度,恢復師旅政治部、團政治處建制。任命聶榮臻為第115師政治委員[2](後任羅榮桓),羅榮桓任師政治部主任[1]。
戰鬥序列
編輯第343旅
編輯第344旅
編輯第344旅由原紅十五軍團班底組成,旅長徐海東、政委黃克誠、參謀長陳漫遠;
- 第687團團長張紹東、副團長韓振紀、趙凌波、田守堯、常玉清、參謀長蘭國清、政訓處主任崔田民、譚甫仁
- 第688團團長陳錦繡、副團長韓先楚、政訓處主任劉震、副主任吳信泉、參謀長盧紹武
- 第689團(1937年底組建):團長韓先楚、政委崔田民、參謀長胡繼成
獨立團
編輯第115師隨營學校
編輯校長孫毅
115師補充團
編輯115師騎兵營
編輯二連指導員蔡順禮(不久任騎兵營教導員)
發展
編輯鑑於華北日軍南下進攻徐州,後方空虛,毛澤東即命115師立即開始創立根據地的戰略任務。 聶榮臻和羅榮桓各領一部兵力分赴華北和山東,其中聶榮臻以115師獨立團(團長楊成武)及師騎兵營為基礎,發展為八路軍除陝甘寧之外最大的一塊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1938年11月,政委羅榮桓與代師長陳光率師機關和第686團組成的東進支隊從晉西出發,於1939年3月進入山東,同八路軍山東縱隊會合發展為山東軍區。1943年3月,羅榮桓被中央軍委任命為115師政委、代師長,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1945年9月向東北挺進。115師344旅改為八路軍第5縱隊,由黃克誠指揮南下皖北蘇北,後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1945年挺進東北後,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第6縱隊第16師、西滿軍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