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三級跳遠比賽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三級跳遠比賽是奧運會田徑比賽的四個跳躍項目之一。男子三級跳遠自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起就是比賽項目,並決出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史上的第一塊金牌。女子三級跳遠則直到整整百年之後,才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成為比賽項目。
奧林匹克運動會三級跳遠比賽 | |
---|---|
總體概況 | |
運動 | 田徑 |
性別 | 男子、女子 |
屆別 | 男子:1896年-2020年 女子:1996年-2020年 |
奧運會紀錄 | |
男子 | 18.09米(1996年) 肯尼·哈里森(美國) |
女子 | 15.67米(2020年) 尤利瑪爾·羅哈斯(委內瑞拉) |
衛冕冠軍 | |
男子 | 佩德羅·巴勃羅·皮查多(葡萄牙) |
女子 | 尤利瑪爾·羅哈斯(委內瑞拉) |
女子三級跳遠的奧運會紀錄是15.67米,由委內瑞拉運動員尤利瑪爾·羅哈斯於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創造。男子的奧運會紀錄是18.09米,由美國運動員肯尼·哈里森於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創造。美國運動員邁克·康利在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會上曾跳出18.17米,但因為超風速(2.1米/秒)而不被算作賽會紀錄。
男子三級跳遠項目表現最佳的代表團是美國,總計奪得8金、8銀、2銅。蘇聯代表團亦曾稱雄,9次參賽共獲4金、5銀、4銅。女子方面則群雄並起,沒有哪個代表團擁有特別的優勢。
蘇聯運動員維克托·薩涅耶夫4次參賽獲得3金1銀,是奧運會歷史上最成功的男子三級跳遠選手。此外還有四位男子運動員曾衛冕成功,分別是美國選手邁爾·普林斯坦、巴西選手阿德馬爾·達席爾瓦、波蘭選手約瑟夫·施密特和美國選手克里斯汀·泰勒。女子方面,只有來自喀麥隆的弗朗索瓦絲·姆班戈·埃托內曾兩度奪金。
賽制
編輯奧運會三級跳遠比賽早期多採用3+3賽制。預賽階段,所有選手有三次試跳機會,取最好成績。成績居於前列(1920年起固定為前6名)的選手晉級決賽,再獲三次試跳機會。預賽成績帶入決賽,即取六次試跳的最好成績,決定冠、亞、季軍。
從1936年開始,奧運會三級跳遠比賽採用3+3+3賽制。預賽階段,所有選手有三次試跳機會;如果任一試跳的成績達到賽前訂下的標準線,即晉級決賽;若跳到標準線的選手不滿12人,則成績前12名的選手晉級決賽。決賽階段,每位選手先試跳三次,最好成績前6名(1964年前)或前8名(1968年起)的選手再獲三次試跳機會;從決賽六次試跳中取最好成績,決定冠、亞、季軍。預賽成績不帶入決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邁克·康利和赫麗索皮伊·德韋齊各自在預賽中跳出當屆比賽最佳成績,但在決賽中都只得到銀牌。
如果兩位運動員的最好成績持平,則根據第二好成績排名。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因娜·拉索夫斯卡婭憑藉該規則擊敗沙爾卡·卡什帕爾科娃奪銀。
男子三級跳遠
編輯歷屆獎牌得主及紀錄
編輯個人獎牌榜
編輯排名 | 運動員 | 代表團 | 屆別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數 |
---|---|---|---|---|---|---|---|
1 | 維克托·薩涅耶夫 | 蘇聯 | 1968-1980 | 3 | 1 | 0 | 4 |
2= | 邁爾·普林斯坦 | 美國 | 1900-1904 | 2 | 0 | 0 | 2 |
阿德馬爾·達席爾瓦 | 巴西 | 1952-1956 | 2 | 0 | 0 | 2 | |
約瑟夫·施密特 | 波蘭 | 1960-1964 | 2 | 0 | 0 | 2 | |
克里斯汀·泰勒 | 美國 | 2012-2016 | 2 | 0 | 0 | 2 | |
6= | 詹姆斯·康諾利 | 美國 | 1896-1900 | 1 | 1 | 0 | 2 |
邁克·康利 | 美國 | 1984-1992 | 1 | 1 | 0 | 2 | |
喬納森·愛德華茲 | 英國 | 1996-2000 | 1 | 1 | 0 | 2 | |
9 | 維爾霍·圖洛斯 | 芬蘭 | 1920-1928 | 1 | 0 | 2 | 3 |
代表團獎牌榜
編輯排名 | 代表團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數 |
---|---|---|---|---|---|
1 | 美國 | 8 | 8 | 2 | 18 |
2 | 蘇聯 | 4 | 5 | 4 | 13 |
3 | 瑞典 | 3 | 3 | 2 | 8 |
4 | 日本 | 3 | 1 | 1 | 5 |
5 | 英國 | 2 | 2 | 1 | 5 |
6 | 巴西 | 2 | 1 | 3 | 6 |
7= | 波蘭 | 2 | 0 | 0 | 2 |
葡萄牙 | 2 | 0 | 0 | 2 | |
9 | 澳洲 | 1 | 1 | 1 | 3 |
10 | 芬蘭 | 1 | 0 | 2 | 3 |
11 | 保加利亞 | 1 | 0 | 0 | 1 |
12= | 古巴 | 0 | 1 | 1 | 2 |
中國 | 0 | 1 | 1 | 2 | |
14= | 法國 | 0 | 1 | 0 | 1 |
加拿大 | 0 | 1 | 0 | 1 | |
阿根廷 | 0 | 1 | 0 | 1 | |
冰島 | 0 | 1 | 0 | 1 | |
東德 | 0 | 1 | 0 | 1 | |
羅馬尼亞 | 0 | 1 | 0 | 1 | |
20= | 意大利 | 0 | 0 | 2 | 2 |
巴哈馬 | 0 | 0 | 2 | 2 | |
俄羅斯 | 0 | 0 | 2 | 2 | |
23= | 希臘 | 0 | 0 | 1 | 1 |
挪威 | 0 | 0 | 1 | 1 | |
土耳其 | 0 | 0 | 1 | 1 | |
委內瑞拉 | 0 | 0 | 1 | 1 | |
布基納法索 | 0 | 0 | 1 | 1 |
女子三級跳遠
編輯歷屆獎牌得主及紀錄
編輯屆別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
1996年 亞特蘭大 |
伊內莎·克拉韋茨(烏克蘭) 15.33米 OR |
因娜·拉索夫斯卡婭(俄羅斯) 14.98米 |
沙爾卡·卡什帕爾科娃(捷克) 14.98米 |
2000年 悉尼 |
特雷扎·馬里諾娃(保加利亞) 15.20米 |
塔季揚娜·列別傑娃(俄羅斯) 15.00米 |
奧萊娜·霍沃羅娃(烏克蘭) 14.96米 |
2004年 雅典 |
弗朗索瓦絲·姆班戈·埃托內(喀麥隆) 15.30米 |
赫麗索皮伊·德韋齊(希臘) 15.25米 |
塔季揚娜·列別傑娃(俄羅斯) 15.14米 |
2008年 北京 |
弗朗索瓦絲·姆班戈·埃托內(喀麥隆) 15.39米 OR |
奧莉加·雷帕科娃(哈薩克) 15.11米 |
亞格麗絲·薩維涅(古巴) 15.05米 |
2012年 倫敦 |
奧莉加·雷帕科娃(哈薩克) 14.98米 |
卡特琳·伊瓦爾根(哥倫比亞) 14.80米 |
奧爾哈·薩拉杜哈(烏克蘭) 14.79米 |
2016年 里約熱內盧 |
卡特琳·伊瓦爾根(哥倫比亞) 15.17米 |
尤利瑪爾·羅哈斯(委內瑞拉) 14.98米 |
奧莉加·雷帕科娃(哈薩克) 14.74米 |
2020年 東京 |
尤利瑪爾·羅哈斯(委內瑞拉) 15.67米 WR |
帕特里西亞·馬蒙娜(葡萄牙) 15.01米 |
安娜·佩萊泰羅(西班牙) 14.87米 |
個人獎牌榜
編輯排名 | 運動員 | 代表團 | 屆別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數 |
---|---|---|---|---|---|---|---|
1 | 弗朗索瓦絲·姆班戈·埃托內 | 喀麥隆 | 2004–2008 | 2 | 0 | 0 | 2 |
2 | 奧莉加·雷帕科娃 | 哈薩克 | 2008–2016 | 1 | 1 | 1 | 3 |
3= | 卡特琳·伊瓦爾根 | 哥倫比亞 | 2012–2016 | 1 | 1 | 0 | 2 |
尤利瑪爾·羅哈斯 | 委內瑞拉 | 2016–2020 | 1 | 1 | 0 | 2 |
代表團獎牌榜
編輯排名 | 代表團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數 |
---|---|---|---|---|---|
1 | 喀麥隆 | 2 | 0 | 0 | 2 |
2 | 哈薩克 | 1 | 1 | 1 | 3 |
3= | 哥倫比亞 | 1 | 1 | 0 | 2 |
委內瑞拉 | 1 | 1 | 0 | 2 | |
5 | 烏克蘭 | 1 | 0 | 2 | 3 |
6 | 保加利亞 | 1 | 0 | 0 | 1 |
7 | 俄羅斯 | 0 | 2 | 1 | 3 |
8= | 希臘 | 0 | 1 | 0 | 1 |
葡萄牙 | 0 | 1 | 0 | 1 | |
10= | 古巴 | 0 | 0 | 1 | 1 |
捷克 | 0 | 0 | 1 | 1 | |
西班牙 | 0 | 0 | 1 | 1 |
立定三級跳遠
編輯1900年開始,奧運會田徑賽事中增加了男子立定三級跳遠比賽。運動員不助跑,原地啟動邁三步,儘可能地跳得遠。該項目只舉辦了兩屆。與奧運會立定跳遠和立定跳高比賽一樣,該項目被美國運動員雷·尤里統治。
屆別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
1900年 巴黎 |
雷·尤里(美國) 10.58米 OR |
歐文·巴克斯特(美國) 9.95米 |
羅伯特·加勒特(美國) 9.50米 |
1904年 聖路易斯 |
雷·尤里(美國) 10.54米 |
康·金(美國) 10.16米 |
約瑟夫·斯塔德勒(美國) 9.6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