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曲線(survivorship curve),由美國生物學家雷蒙·普爾在1928年提出,為生態學依照物種的個體從幼體到老年所能存活的比率,所做出的統計曲線。簡單來說,族群存活曲線代表着族群在不同階段的生存適應狀況,可分為3種基本類型:
- Type I 屬於凸型:是用以描述這類生物大部分的死亡,是發生在這類生物最大生命期的階段。換句話說,就是這些生物在幼兒時期較不容易死亡,成年後的種內競爭則較為激烈。譬如人類或是具有完善育幼行為的生物都屬於此類。
- Type II 屬於直線型:是描述這類生物的死亡率無論在何種年紀,都維持一定的比率。可能具有一定照顧子代的行為,但仍不及 Type I 完善,如海鷗、水螅、松鼠等。
- Type III 屬於凹型:是描述生物在幼年時期的死亡率會很高,但是如果其年齡或是體型達到某一階段或是程度,其死亡率就會下降許多,成年後的種內競爭則較不明顯。許多會產下許多後代、生殖策略是以量取勝的生物,像是大部分的魚類都是此類[1]。
- ^ 存活曲線. 2016-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