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秀珍
生平
編輯1963年生。北京市人。父親是軍人,常年在外地執行任務。母親是服裝廠職工。尹秀珍在家裏排行老三。從小喜歡跟着姐姐玩剪紙、顏料盒和畫筆[1]。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成了待業青年。曾經做過油漆工,後來萌生了到大學學習藝術的想法。於是晚上加班補習文化課,周末學畫畫。經過多次失敗後,終於在1985年考上北京師範學院(現首都師範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1989年本科畢業[1]。
畢業後,她在中央工藝美院附屬中學執教。從1994年起,她開始放棄從事多年的繪畫,轉向製作裝置作品[2],是中國「公寓藝術」的最早的實踐者之一[3]。她也由此在國內和國際當代藝壇上嶄露頭角。
1993年,她與宋冬結婚。
作品風格
編輯尹秀珍擅長以衣物布料、水泥、瓷、舊家具等創作材料為基礎,進行拼接和重塑,把過去的經歷與當下體驗編織在一起,傳達出對現代社會全球化問題的探索。在高度發展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平常的事物很容易被人們忽略。在試圖傳達全球性變化之下個體生命狀態的過程中,她將「記憶」與「經驗」融合起來。以「忘卻的記憶」作為審視其周圍政治、社會以及環境的批判工具[4]。
“ | ...長大後,每個人好像都在不斷以很快的速度在買新衣服,然後淘汰,然後再買新衣服,再淘汰。我就很奇怪,他們是在什麼因素的驅使下這麼做呢?是一種心理的恐慌呢?還是他要追求什麼東西呢? | ” |
——尹秀珍[5] |
主要展覽
編輯時間 | 主題[6] | 地點 |
---|---|---|
1995年 | 尹秀珍藝術展-裝置、多媒介 | 北京當代藝術館 |
1996年 | 尹秀珍裝置藝術展「廢都」 | 首都師範大學美術館 |
1997年 | 尹秀珍戶外藝術「晾衣服」 | 北京華嚴里雙連亭 |
1997年 | 尹秀珍裝置藝術展「餐桌」 | 柏林藝術廢墟 |
1998年 | 尹秀珍裝置藝術展「腦」 | 曼徹斯特 |
2000年 | 尹秀珍裝置藝術展「建築材料」 | 墨爾本 |
2001年 | 尹秀珍的旅行箱及其他 | 柏林亞洲藝術畫廊 |
2001年 | 衣服飛機—西門子製造 | 西門子 |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从旧衣服、水泥到瓷器,她的艺术始终承载一个女人的记忆. 第一財經. 2018-01-27 [2019-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 尹秀珍:艺术创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新浪. 2012-08-09 [2019-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 ^ 高名潞. 《中国当代艺术最具影响的100位艺术家肖像》. 湖北美術出版社. 2005年4月: 第46頁. ISBN 9787539416991.
- ^ 尹秀珍. 烏鎮藝術展. [2019-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3).
- ^ 中国艺术家赠给莫斯科人用旧衣服做成的艺术作品胶囊药.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16-10-01.
- ^ 管文明. 被包裹的记忆——尹秀珍的艺术世界. 世界發明. 2008, (1):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