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妙保聖堅牢塔
26°04′38.96″N 119°18′01.40″E / 26.0774889°N 119.3003889°E
崇妙保聖堅牢塔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福建省福州市 |
分類 |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
時代 | 五代 |
編號 | 5-330 |
認定時間 | 2001年6月25日 |
崇妙保聖堅牢塔(閩東語:崇妙保聖堅牢塔,平話字:Cùng-miêu-bō̤-séng-giĕng-lò̤-ták[福州話讀音]),位於中國福州市鼓樓區八一七中路旁,烏山東麓。因塔身為用花崗石砌建,風化後略呈黑色,故俗稱「烏塔」(閩東語:烏塔,平話字:Ŭ-ták)。由五代時期閩國皇帝王延羲修建,是中國為數不多的五代石塔之一。寶塔及其內部的佛像、文字是研究閩國歷史、宗教及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1961年公佈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史
編輯後晉天福六年(閩永隆三年,941年)閩王王延羲稱帝,為給自身及屬下祈福而在唐貞元無垢淨光塔舊址興建寶塔。原計劃建造八角九層,但天福九年(944年),王延羲被下屬刺殺,塔建七層而停工。明天啟元年(1621年)大修,於底層八個轉角處增嵌八大金剛立像。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並重鑄塔剎。1958年,因塔身傾斜,福建省人民委員會撥款維修,逐層箍以鋼條,以水泥灌注石縫加固。[1]
建築和石刻
編輯塔為樓閣式,塔身八角七層,以花崗岩石砌造,略呈黑色,通高34.74米。塔基為三層台階式,埋沒於地表下近2米,地表以上高32.86米。塔身自下而上,逐層收分,層高逐級遞減,疊澀出檐。八角各有翹脊,脊端各坐鎮塔佛一尊,七層共計56尊。塔頂為八面坡,覆砵結頂,上置圓球、寶塔和露盤,鐵葫蘆頂剎。露盤八方各垂鐵鏈,與塔頂八角脊端連接。登塔石階設於柱狀塔身內,呈曲尺形交替而上。
第一層塔身東面設門,其餘七面塔壁各設一供佛石龕,八角各立一尊明代天啟元年鑲嵌的金剛。從第二層起,各層均為雙面對稱設門,余面有長方形佛龕,下為須彌座,各龕內鑲黑色頁岩浮雕佛像一尊。佛像左右上方分別刻佛名和捐資祈福者題名。
寶塔每層統一供奉一佛,自下而上分別為:南無金輪王佛、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南無無量壽佛、南無多寶佛、南無藥師琉璃光佛、南無龍自在王佛和南無釋迦牟尼佛。佛像皆以黑色頁岩為料,工藝細膩,磨琢光潤,各佛的坐相、手勢與法器也各不相同。
塔名碑嵌於四層東壁,黑色頁岩質,高1.73米,寬0.92米,楷體雙行直下書「崇妙保聖堅牢之塔」。上款為功德主王曦名號等,計42字;下款為監造官員名號等,計80字,均各一行。塔記嵌於第五層南壁,黑色頁岩碑質,高1.37米,楷書碑文,篆字題額「崇妙保聖堅牢塔」,共21行,每行計27字。另有祈福題名碑嵌於七層南壁,上列閩國王室及高級官員爵號、職位及妻子爵封、姓氏等。此外,塔東南側有唐貞元十五年(799年)所刻之「敕貞元無垢淨光塔銘」碑,碑高4米,寬1.3米,龜趺,是福建省現存最為古老的碑刻。[2]
環境
編輯被冠亞廣場居民小區包圍,東面的有一層的冠亞廣場。
參考資料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 報恩定光多寶塔(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