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致遠紀念館

崔致遠紀念館位於中國江蘇省揚州市,為紀念曾在揚州為官的新羅文人崔致遠而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批准興建的中國大陸首座外國名人紀念館[1]。紀念館總建設費用約人民幣2000多萬元[2],一期工程於2007年10月15日竣工開館[1]

崔致遠紀念館
崔致遠紀念館
詞源崔致遠
概要
狀態竣工
類型紀念館
地點中國江蘇省揚州市
座標32°25′23″N 119°24′50″E / 32.423°N 119.414°E / 32.423; 119.414
竣工日2007年10月15日
地圖
地圖
崔致遠紀念堂入口的崔致遠漢白玉塑像

崔致遠紀念館選址於揚州唐衙城遺址西南角,與揚州唐城遺址博物館相鄰。唐衙城是唐淮南節度使衙署所在地,崔致遠曾在此供職、經行,他的代表作《桂苑筆耕集》也是在此編撰而成。[1]

歷史 編輯

 
延和閣二層原崔致遠史料陳列展入口

崔致遠紀念館由揚州唐城遺址博物館館長兼黨支部書記、江蘇省博物館學會理事、揚州名城研究會理事董學芳先生於2000年首先建議興建。2001年,揚州唐城遺址博物館在「延和閣」舉辦了「來自新羅的友好使者—崔致遠與揚州」史料陳列,並在崔致遠供職和生活的故址,以及宋高麗館遺址、高麗青瓷出土處等有關中韓關係的故址刻立了遺蹟碑。延和閣建於1980年,沿用唐末淮南節度使高駢所建「延和閣」之名,崔致遠曾著《謝示延和閣記碑狀》一文以記述此事。史料陳列由「開放的唐王朝」、「入唐求學」、「淮南從職」、「衣錦榮歸」四部分構成,全面介紹了崔致遠的思想、文學、藝術、詩篇及其在唐朝與揚州的業績。韓國社會科學院理事長金俊燁為崔致遠史料陳列館題寫了館名。揚州市人民政府、揚州大學和韓國成均館大學共同主辦了中韓崔致遠學術研討會。揚州大學建立了「崔致遠暨中韓關係研究中心」。之後,揚州與韓國文化交流日趨頻繁。[1]

由於是建設外國名人紀念館,建設方案需提交中國外交部審批。經過逐級匯報後,江蘇省外事辦公室、外交部派出專門考察組進行實地考察、論證。2005年10月,外交部批准同意揚州建立崔致遠紀念館。2006年10月,紀念館一期工程作為揚州2007年重點建設工程開始建設。2007年4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訪韓期間說「新羅文學家崔致遠長期在中國揚州生活和工作,留下了著名的《桂苑筆耕》文集」;同年10月15日,崔致遠紀念館一期工程竣工開放。[1]

建築 編輯

 
崔致遠紀念堂
 
崔致遠紀念堂二層展廳
 
崔致遠紀念碑亭

崔致遠紀念館佔地18.579畝,由紀念堂、紀念碑亭、中韓友誼碑亭及迴廊、研究中心等部分組成[1][2]。紀念碑亭中豎有刻着「新羅崔致遠先生紀念碑」的石碑。紀念堂一樓塑有崔致遠的漢白玉雕像,由韓國釜山「崔致遠先生紀念事業推進委員會」贈送[1][3]。紀念堂內懸掛着「慶州故土」、「西望長安」、「揚州勝跡」三幅反映崔致遠重要歷程的大型傳統工藝壁畫。紀念堂二樓是「中韓合作大有可為—中韓友好交往特展」陳列展覽,分為「源遠流長的中韓友誼」、「中韓友好交往的新紀元」兩部分。[1]紀念館由揚州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2],採用宏偉雄渾的唐式建築,與古唐城遺址、「桂苑」園林的形式、風格上相融合[1]

揚州唐城古遺址內淮南節度使衙署遺址、經行處等崔致遠供職和生活的故址立有遺蹟碑,碑文由著名史學、書法家撰寫。宋高麗館遺址、高麗青瓷出土處等有關中韓關係的故址也刻立了中韓交往遺蹟碑[1]

影響 編輯

崔致遠紀念館的修建極大推動了揚州與韓國的文化經濟交流,大批韓國遊客來揚州旅遊[4]。2006年,韓國前總理、新村運動中央會會長李壽成和21世紀韓中交流協會會長金漢圭率領韓國考察團到訪揚州[5]。揚州也成為韓資的投資熱地[6][7][4]

參考文獻 編輯

 
中韓友誼碑亭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董學芳. 第一座外国名人纪念馆——崔致远纪念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東南文化》. 2010年第3期. 
  2. ^ 2.0 2.1 2.2 陳躍. 崔致远纪念馆昨开工建设. 《揚州日報》. 2006-10-16. 
  3. ^ 楊樂. 崔致远纪念馆幕后故事,你听过吗?. 《揚州日報》. 2016-11-25. 
  4. ^ 4.0 4.1 董學芳. 旅游国际化的城市特色——以崔致远纪念馆开拓对韩旅游为例. 《城市特色》. 2010年06期. 
  5. ^ 胡敏. 韩国前总理李寿成来扬. 《揚州日報》. 2006-04-11. 
  6. ^ 王屏. 韩资为何热投扬州. 《國際商報》. 2005-10-20. 
  7. ^ 馮新生. 扬州向国际旅游市场迈进. 《中國旅遊報》. 2008-06-13.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