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翅鱟目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19年10月2日)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10月2日) |
板足鱟目(學名:Eurypterida)又名廣翅鱟目、廣翼目,通稱板足鱟、廣翅鱟、海蠍,是一類已滅絕的節肢動物,大約有300種已知的板足鱟。
板足鱟目 | |
---|---|
海克爾所描繪的廣翅鱟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演化支: | 蛛形類 Arachnomorpha |
亞門: | 螯肢亞門 Chelicerata |
演化支: | 真螯肢類 Euchelicerata |
演化支: | 頭胸足類 Prosomapoda |
演化支: | 平背板類 Planaterga |
演化支: | 十三腹節類 Dekatriata |
演化支: | 硬器類 Sclerophorata |
目: | †板足鱟目 Eurypterida Burmeister, 1843 |
亞目 | |
|
存活年代
編輯誕生於奧陶紀,距今約4億6700萬年前,繁盛於志留紀,滅絕於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大約生存了2.2億年。
名稱由來
編輯Eurypterid 這個詞由eury和pteron兩部分組成,均源自於希臘文字,eury是廣泛或寬大的意思,pteron是翅膀的意思[1]。
特徵
編輯板足鱟的身體呈琵琶形,分為頭胸部和前、後腹部,有一雙複眼和一對所謂的簡單單眼小眼睛,頭胸部具有六對附肢,第一對為螯肢。
由於板足鱟的附肢在進化中變得十分粗壯,使得部分物種已經有了在陸地上活動的能力。化石研究表明其中的一些物種除了原有的鰓以外,已經進化出了第二套鰓,用於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從而具備了登上了陸地,進行兩棲式的生活條件。板足鱟曾大量的生活於今天的美國紐約州。1984年,廣翅鱟屬被選為紐約州官方標本。
生活習性
編輯牠們生活在河口和三角洲附近,是可怕的食肉動物,並且是群居動物,部分種類的頭部長出了兩隻巨大的鉗子,這是牠們的第二對足所演化而來的,用來對目標進行攻擊,鋒利的爪可以抓住一條滑溜溜的魚。並且牠們全身上下都覆蓋着厚厚的外骨骼形成的鎧甲,對身體進行保護。
體型
編輯最大型的板足鱟為Jaekelopterus rhenaniae,在2007年發現了長達46 cm(18英寸)的螯肢,由此推斷其全長可達2.6米(8英尺6英寸).[2]。其他大型的板足鱟包括翼肢鱟,最大體長可達1.6米(5英尺3英寸)[2]。Pentecopterus decorahensis預估體長可達1.83米(6英尺0英寸) [3]。Hibbertopterus scouleri的體長也預估接近2米(6英尺7英寸)[4]。其他較小型的板足鱟體型大約在1米(3英尺3英寸),均為頂級掠食者。[5]
與其它螯肢動物的關係
編輯板足鱟一向被視為鱟(劍尾目)的近親,同屬頭胸足類(Prosomapoda),甚至一度被放進劍尾目所在的肢口綱(Metastomata)之中。但較後一些研究[6]認為板足鱟與蛛形綱更接近,而改將兩者一起放在硬器類這一演化支,不再屬於肢口綱。尤其是板足鱟的形態跟蠍子[a]很相似,常常被視為蠍子的近親[7],因而被稱為「海蠍」。此外,板足鱟也已確定和一類已滅絕的螯肢動物淵盾鱟目(Chasmataspida)擁有許多共同的特徵[8],使兩者容易被人們混淆,現已和蛛形綱一起歸類於十三腹節類(Dekatriata)。2007年時有關板足鱟、蛛形綱和其近親的研究總結[9]基本上確認了板足鱟、蛛形綱和劍尾目這三個主要群體,但其中的細節還不太清楚。
相關條目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Webster's New Universal Unabridged Dictionary. 2nd ed. 1979
- ^ 2.0 2.1 Braddy SJ, Poschmann M, Tetlie OE. Giant claw reveals the largest ever arthropod. Biology Letters. February 2008, 4 (1): 106–9. PMC 2412931 . PMID 18029297. doi:10.1098/rsbl.2007.0491.
- ^ Shelton J. Meet Pentecopterus, a new predator from the prehistoric seas. Yale University. August 31, 2015 [September 1,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 ^ Tetlie, O. E. Hallipterus excelsior, a Stylonurid (Chelicerata: Eurypterida) from the Late Devonian Catskill Delta Complex, and Its Phylogenetic Position in the Hardieopteridae. Bulletin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08, 49: 19–99. doi:10.3374/0079-032X(2008)49[19:HEASCE]2.0.CO;2.
- ^ Tetlie, O. Erik. Distribution and dispersal history of Eurypterida (Chelicerat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07-09-03, 252 (3–4): 557–574 [2018-08-05]. ISSN 0031-0182. doi:10.1016/j.palaeo.2007.05.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 ^ Weygoldt, P. & Paulus, H. F. 1979. Untersuchungen zur Morphologie, Taxonomie und Phylogenie der Chelicerata. Zeitschrift fur zoologische Systematik- und Evolutionsforschung, 17: 85–116, 177–200.
- ^ Versluys, J. & Demoll, R. 1920. Die Verwandtschaft der Merostomata mit den Arachnida und den anderen Abteilungen der Arthropoda. Koninklijk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Amsterdam, 23: 739–765.
- ^ Tetlie, O. E. & Braddy, S. J. 2004 The first Silurian chasmataspid, Loganamaraspis dunlopi gen. et sp. nov. (Chelicerata: Chasmataspidida) from Lesmahagow, Scotland,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urypterid phylogeny.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Earth Sciences, 94: 227-234.
- ^ Shultz, J. W. 2007.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arachnid order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50:22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