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銀行是1943年至1951年中國的一家商業銀行。

歷史

編輯

1943年9月,著名化學工業實業家范旭東判斷抗戰將會勝利,積極籌劃戰後化工事業發展,向國民政府提交了《永利化學工業公司創建化工工廠十所辦法大綱》。但當時通貨膨脹嚴重,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周轉極困難,「十廠計劃」缺少資金。范旭東經過與老友、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家、國民政府經濟部次長何廉商議,決定籌辦自己的實業銀行。1943年12月28日,永久集團的實業家范旭東發起,在重慶出資開設建業銀行,股本1000萬元法幣,其中重慶和濟錢莊與成都振華銀號的原股份合計為350萬元,650萬元新股中永久集團佔23%,龔飲冰(使用龔再僧名字)佔17%(實際為中共南方局的秘密資金)。[1]周恩來的秘書童小鵬在《風雨四十年》一書中寫:「范旭東的化工企業中國制鹼公司,抗戰爆發後毅然遷到大後方重建新廠。新廠進口的機器全部被蔣介石的遠征軍徵用,國民政府決定給三百萬元貸款。新廠建成後,國民政府突然變卦,要把貸款作為公款,企圖併吞新建工廠。為了求得企業的生存,范旭東打算自己創辦『建業銀行』,以取得周轉資金。周恩來知道後,指示龔飲冰與劉少文盧緒章(他們都是為黨在社會上做經濟工作的)商量,又與范旭東晤談,決定參加建業銀行的籌建,以黨的營運經費參加,在資金(起先是17%,後來44%以上)、人力(龔飲冰任常務董事,後任總經理)方面給予支持。」[2]

1944年3月舉行第一次股東大會,選出重慶和濟錢莊董事長汪代璽、永利公司財務協理范鴻疇(范旭東的堂弟,畢業於華盛頓大學)、龔飲冰、李維城蔣廷甲周秋藩、久大公司湘區經理蕭豹文王拂禪翟溫橋9人為董事,袁承斌樂美龍顧樹立為監察人,推選汪代璽、范鴻疇、龔飲冰、李維城、蔣廷甲為常務董事,汪代璽任董事長,范鴻疇任總經理,胡彥尊任協理兼業務部經理。1944年6月1日,驗資核准後,建業銀行正式開業,總行及重慶分行設在重慶民族路117號,另在成都設立分行,經理黃肇興,後任陳祖湘[3] 1945年10月,建業銀行改總行為總管理處,並設重慶分行,經理黃肇興。到1945年底,建業銀行各種存款餘額超過3億元,各种放款餘額1.5億餘元,前期的損失得到彌補,呆滯的資金得到清理。並籌劃增設成都、長沙及柳州分行。[4]

1946年3月,成立長沙分行。

龔飲冰決定將之前因戰爭未能開業的柳州分行遷至上海,改為上海分行,並親自先期至上海進行籌備。1946年6月上海分行在天津路201號開業。黃肇興被升任總管理處協理兼上海分行經理,重慶分行經理改由陶繼侃擔任,民國38年3月又改由沈百屏擔任。1948年5月至1952年10月陳穗九歷任建業銀行上海分行專員兼會計副股長、營業股長、襄理。[5]

1946年8月第二屆股東大會召開,決定將總管理處遷至上海,龔飲冰也隨之常駐上海。

建業銀行南京分行位於太平路335號(現今的太平南路太平商場附近,距總統府只有千米距離)。1947年5月開業。經理胡彥尊。會計股長王首民[6]配合永利硫酸廠的生產。1949年2月15日遣散員工。

1948年初,由於一名手下的地下黨員被捕,龔飲冰由上海去香港,推薦黃肇興繼任總經理。[7]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之時,建業銀行(因重慶、成都分行還未解放,未計入)總資本為人民幣1.88億元,全行員工最高共計261人。此時中共黨組織占股已達到50.09%(稱「革命資本」)。解放後,長沙分行因業務不振,經董事會決議停業,其餘各分行仍在繼續營業中。1949年底建業銀行仍能有6,893,266,555.40元的盈餘。全行員工199人。

1950年「二六」轟炸後,許多工廠被迫停工,資金周轉困難,對外債務的清償出現問題,以至於銀行的工業放款也不能正常收回。在此背景下,為了謀求生存與發展途徑的需要,建業銀行第一個正式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進行公私合營。[8]

1951年1月,建業銀行與新華信託儲蓄商業銀行中國實業銀行四明商業儲蓄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新五行聯合總管理處,統一領導監督,加強集中經營,統籌業務管理,統一調配人事,成為除國家銀行外最大的金融實體。為此,建業銀行內部刊物《建訊》還出了停刊紀念刊。1951年5月建業銀行存款額為109億元,到了11月底已經增加到436億元。至1951年11月,新五行聯合總管理處擴大到十一行聯合總管理處。公私合營十一行總管理處主任陳穆(原解放區北海銀行行長);總管理處增產節約委員會王偉才[9]

1952年1月12日,上海建業銀行舉行「三反」運動動員座談會,銀行管理層及業務人員共67人參加,經理王豐年首先作了動員。

1952年4月,中財委發佈《對私營金融業方針的指示》,加強對已公私合營銀行的經營管理,並在12月成立了全國統一的公私合營銀行,建業銀行併入該行,開展對私營工商業辦理存放款業務。1952年12月1日,統一的公私合營銀行聯合總管理處成立,取消了建業銀行的名稱,至此,建業銀行徹底結束公私合營。

1955年公私合營銀行整體劃歸中國人民銀行,各地分支機構併入當地的人民銀行。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李銀芬:「龔飲冰:中共隱蔽戰線上的銀行家」,《中國城市金融》,2014年第7期,第72-73頁。
  2. ^ 童小鵬:《風雨四十年》,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01月版,ISBN: 9787507302295
  3. ^ 田茂德、吳瑞雨:《民國時期四川貨幣金融記事》,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4. ^ 重慶金融編寫組:《重慶金融》,重慶出版社1991年出版。
  5. ^ 「百歲丹心中華情——緬懷中華職業學校老校友、老教師、老領導陳穗九」,來源:黃浦區政府網,2020-10-02
  6. ^ 记者 李桦 通讯员 翁丽娟:“一位老常州人亲历的‘潜伏’传奇”,《常州晚报》2015年7月11日A3版。. [2023年1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1月29日). 
  7. ^ 陳橋:「鮮為人知的建業銀行及其本票」,《中國錢幣》2007年02期。
  8. ^ 李佳:“建业银行公私合营探析”,《理论观察》,2021年2期。. [2023-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9). 
  9. ^ 《上海工商社团志》第六编上海工商业联合会 第六章改造私营企业 第六节金融业公私合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ISBN: 7806188886. [2023-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