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柏加 (森·溫美系列)

彼得·本傑明·柏加(英語:Peter Benjamin Parker),秘密身份為蜘蛛俠(英語:Spider-Man),是森·溫美《蜘蛛俠》系列中的虛構角色,改編自史丹·李史蒂夫·迪特科共同創作的漫威漫畫旗下角色:蜘蛛俠,由杜比·麥奎爾飾演。

彼得·柏加
森·溫美《蜘蛛俠》系列
漫威電影宇宙角色
杜比·麥奎爾在《蜘蛛俠3》(2007年)中飾演彼得·柏加/蜘蛛俠。
首次登場蜘蛛俠》(2002年)
原型蜘蛛俠
史丹·李
史蒂夫·迪特科作品
改編
飾演杜比·麥奎爾
配音
角色設定資料
全名彼得·本傑明·柏加
暱稱小蜘蛛
彼得二號
別名蜘蛛俠
物種人類突變種
性別男性
國籍美國
職業
武器有機蜘蛛網
家人
重要他人瑪麗·珍·韋臣英語Mary Jane Watson (Sam Raimi film series)

彼得·柏加首次登場於2002年電影《蜘蛛俠》。森·溫美執導的《蜘蛛俠三部曲》主要描述彼得從高中到大學的成長過程,以及他與童年最好的朋友夏利·奧斯本和暗戀對象兼女友瑪麗·珍·韋臣之間的關係。

2021年,麥奎爾透過穿越多元宇宙的設定於漫威電影宇宙(MCU)系列電影蜘蛛俠:不戰無歸》回歸飾演彼得·柏加/蜘蛛俠。片中同時出現另外兩名繼任蜘蛛俠,包括驚世現新系列彼得·柏加/蜘蛛俠(由安德魯·嘉菲飾演)以及漫威電影宇宙的彼得·柏加/蜘蛛俠(由湯姆·霍蘭德飾演)。為了區別,麥奎爾的彼得·柏加在電影中被暱稱為「彼得二號」。漫威官方網站列作「友善好鄰居蜘蛛俠」;劇本列作「雷米宇宙彼得」以及「雷米宇宙蜘蛛俠」[1][2][3]

角色發展

編輯

2000年7月,杜比·麥奎爾成為飾演彼得·柏加的人選[4]森·溫美在看過《總有驕陽》(1999年)後認定麥奎爾是該角色的主要人選[5]。索尼最初的人選為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小弗雷迪·普林茲祖迪·羅基斯·奧當奴基斯·克萊因韋斯·本特利希夫·烈達[6][7]。由於麥奎爾在拍攝《壯志奔騰》(2003年)期間背部受傷,積·佳蘭賀曾被考慮取代他成為《蜘蛛俠2》(2004年)的主演[8],而後來葛倫霍在《蜘蛛俠:決戰千里》(2019年)中飾演神秘客。由於《蜘蛛俠》(2002年)的成功,麥奎爾因片酬問題與哥倫比亞影業發生爭執,而他也差點被製片公司開除[9]

2007年,《蜘蛛俠3》上映並取得票房成功後,森·溫美對他計劃中的《蜘蛛俠4》的劇本感到不滿,最終離開了該項目。《蜘蛛俠4》預定上映日期為2011年5月。2010年1月,索尼正式宣佈以新的主演們和製作人員重啟《蜘蛛俠》系列電影[10][11][12][13]

獎項

編輯
年份 電影 獎項 類別 結果 來源
2003 蜘蛛俠 MTV電影大獎 最佳電影演員 提名 [14]
最佳接吻[a] 獲獎
最佳打鬥[b] 提名
土星獎 最佳電影男主角 提名
2005 蜘蛛俠2 帝國獎 最佳男主角 提名
土星獎 最佳電影男主角 獲獎
2007
蜘蛛俠3 全國電影大獎英語National Movie Awards 最佳男主角 提名
2022 蜘蛛俠:不戰無歸 MTV影視大獎 最佳搭檔[c] 提名 [19]

備註

編輯
  1. ^ 姬絲汀·登絲共同獲提名。
  2. ^ 威廉·達福共同獲提名。
  3. ^ 湯姆·霍蘭德安德魯·嘉菲共同獲提名。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pider-Man: No Way Home the Screenplay (PDF). Deadline Hollywood. January 2022 [2022-01-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1-26). 
  2. ^ Bonomolo, Cameron. Spider-Man: No Way Home Names Tobey Maguire and Andrew Garfield's Spider-Men. ComicBook.com. 2021-12-21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3. ^ Vary, Adam B. 'Spider-Man: No Way Home' Screenwriters Explain All Those Surprises and Spoilers: 'This Wasn't Just Fan Service'. Variety. 2021-12-30 [2022-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30) (美國英語). 
  4. ^ Maguire spins 'Spider-Man'. Variety. 2000-07-31 [2018-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5. ^ 5.0 5.1 Previous Winners. Empire. 2018-03-18 [201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6). 
  6. ^ Grover, Ronald. Unraveling Spider-Man's Tangled Web. Business Week. 2002-04-15 [2007-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04-21). 
  7. ^ Hochman, David. The Comic-Book Fans Said, No, No, Not Him. The New York Times. 2002-04-28 [2023-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3). 
  8. ^ Brodesser, Claude; Harris, Dana. Tobey's tangled rep web. Variety. 2003-04-13 [2007-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2). 
  9. ^ Sampson, Mike. About That Time Tobey Maguire Got Fired From Spider-Man. ScreenCrush. [201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0) (英語). 
  10. ^ Raimi and Maguire out on 'Spider-Man 4', release date changed. AXS. [201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0) (美國英語). 
  11. ^ How Sam Raimi's Spider-Man 4 would have panned out. Den of Geek. [2019-03-18] (英語). [失效連結]
  12. ^ Goldberg, Matt. James Vanderbilt Hired to Write THE AMAZING SPIDER-MAN 2. Collider. 2011-03-24 [201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0) (美國英語). 
  13. ^ Screenwriter James Vanderbilt Returns For 'The Amazing Spider-Man' Sequel. /Film. 2011-03-24 [201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0) (美國英語). 
  14. ^ 2003 MTV Movie Awards. MTV. [201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30). 
  15. ^ Past Award Winners. Saturn Awards. [201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4). 
  16. ^ The 31st Annual Saturn Awards Nominations. Saturn Awards. [201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0-12). 
  17. ^ Kilkelly, Daniel. National Movie Awards nominees revealed. Digital Spy. 2007-08-21 [201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8). 
  18. ^ National Movie Awards 2007 winners. BBC News. 2007-09-29 [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19. ^ Hipes, Patrick. MTV Movie & TV Awards Unveil Scripted And Unscripted Nominations: 'Spider-Man: No Way Home', 'Euphoria' Lead Way For Now-Combined Event. Deadline Hollywood. 2022-05-11 [2022-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5). 

外部連結

編輯

Template:漫威電影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