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保守主義

德國保守主義(Konservatismus in Deutschland),狹義上是在1848/1849年德國革命之後發展起來的,最初是通過保守派協會、團體和議會成員在普魯士發展起來的,包括「土地所有權權益保護協會」。[1] 德國特有的保守主義表達與俾斯麥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1848年到一戰

編輯

由格爾拉赫(Ernst Ludwig von Gerlach)和施塔爾(Friedrich Julius Stahl)的《新普魯士日報(Neue Preußische Zeitung)》編輯領導的一群政治家和議員在1849年2月、3月撰寫的保守黨草案是第一個黨宣言的基礎。[2] 基於此背景,保守黨在1851年後在普魯士州議會兩院也被稱為「十字報(Kreuzzeitung)黨」,因為該黨報紙頭版有鐵十字勳章。

1867年自由保守黨成立,從普魯士保守黨分裂而來,該黨最初是由愛德華·格奧爾格·馮·貝瑟西-胡克(Eduard Georg von Bethusy-Huc)伯爵領導的自由保守黨協會。[3]

成立於1870年的德國天主教中央黨在1871年的第一次國會選舉中成為第二大派別,也是保守陣營的領導黨,在德國各個州的議會中(特別是在普魯士),後來也在國家層面都有議席。直到1918年為止,德國存在三個保守政黨。除了德國中央黨,還有以東厄爾比安農業為導向的德國保守黨,該黨1879年從普魯士保守黨和貴族和工業界支持的自由保守黨(1871年德意志帝國黨)產生。

俾斯麥時代

編輯

俾斯麥的政治生涯始於1847年,他在當年當選為了普魯士眾議院的議員。然而,他真正嶄露頭角的時間是在1860年代,尤其是在1864年的普丹戰爭、1866年的奧普戰爭和1870年至1871年普法戰爭中的角色。[4]

俾斯麥作爲保守主義者目標不僅僅是保護君主權力[5],更是加強和鞏固普魯士君主制在統一的德國國家下的地位。他的政治理念融合了保守主義思想和民族主義的元素,並在德國統一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6]。德國的統一是在普法戰爭的勝利下實現的,使德國戰勝法國,並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這一歷史性事件加強了君主制在德國的地位,並為俾斯麥作為政治領袖的地位奠定了基礎。

在外交政策方面,俾斯麥以「平衡權力」為基礎,努力維持歐洲的和平。他建立了三帝同盟,當中成員就包括奧匈帝國俄羅斯,這在當時的歐洲政治格局中扮演了穩定力量的角色。[7]

在俾斯麥的執政時期,德國也實施普遍男性選舉,擴大了男性在政治參與的範圍。

1878年,俾斯麥提出了反社會黨人非常法案,這一法案在德意志帝國議會獲得通過,並於同年生效。這項法案包括禁止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組織、禁止相應的出版物,以及對社會主義活動進行監視和取締。這一法案的實施使得社會主義者在德國面臨了極大的壓力,並且社會主義運動在一段時期內受到了抑制。在反社會黨人非常法案下,德國約有1500人被判處總數達850年的監禁,並使893名黨的領袖被驅逐出其居留地.[8]

威瑪共和時期

編輯

隨着德國君主制的衰落,保守主義發生了轉變。在某種程度上,要保存的東西變得越來越過時,基於永恆原則精神的創造性重組的想法取代了傳統。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的保守主義聚集在與「保守革命」一詞相關的各個政黨和思想潮流中。這一趨勢的代表作家亞瑟·穆勒·范登布魯克為改革德國保守主義的過程創造了一個典型的公式:保守就是創造值得保存的東西(Konservativ ist, Dinge zu schaffen, die zu erhalten sich lohnt)。[9]

德國全國人民黨(DNVP)主席、保守派媒體企業家阿爾弗雷德·胡根伯格從1929年開始推動希特拉的崛起,並於1933年1月與國家社會主義者組成聯合政府。1930年,該黨中忠於共和主義、具有民主思想的派別分裂並成立了保守人民黨(Konservative Volkspartei, KVP),然而,該黨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微乎其微。1933年5月和6月,該黨被迫解散。

一些保守派政治家,如弗朗茨塞爾德特加入納粹黨,其他如弗朗茨馮帕彭和康斯坦丁馮紐拉特在希特拉政府中任職,但非黨員。帕彭的顧問埃德加·朱利葉斯·榮格計劃刺殺希特拉,並在基督教威權主義的基礎上建立一個保守的革命國家。這個早期的保守派反對派在1934年所謂的羅姆政變過程中被國家社會主義者消滅。許多保守派試圖接受國家社會主義,有些人流亡國外,有些人積極參與抵抗(尤其是1944年7月20日的抵抗組織)。

二戰後

編輯

1945年後,古典保守主義在德國不再有任何前景。這是因為,一方面,一些保守派通過與納粹政權的合作使自己名譽掃地,另一方面,由於東德厄爾比亞地主在東德被徵地,他們逃亡或被驅逐,保守派的社會和經濟基礎已經喪失。[10]在經歷了極權專政之後,德國信奉民主憲政國家的原則,保守租戶有在德國政治中失去了獨立的政治角色。1949年至1960年阿登納時代的執政黨之一是保守的小型政黨德國黨(Deutsche Partei, DP)。在基民盟中聚集在一起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傳統的宗派對立失去了張力,並在社會上也逐漸被克服。

自戰爭結束以來,基民盟一直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最重要的保守派、跨宗派和民主黨。她打破了魏瑪共和國某些保守黨派反對民主憲政國家的傳統思想,成功地整合了大部分保守主義,並將它們納入民主輿論形成過程。威瑪共和時期的德國全國人民黨(DNVP)、右翼自由派德國人民黨(DVP)和自由派DDP的成員加入了該黨,促成了一個「基督教民主、基督教社會、中間的自由黨和保守黨」。

在聯邦共和國早期,技術官僚保守主義(Technokratischen Konservatismus)的概念變得強烈。這種由基奧爾格(Friedrich Georg)和金格爾(Ernst Jiinger)創建的技術官僚保守主義與技術文明的義務相協調,但並未將其描述為進步。福萊爾(Hans Freyer)和施爾斯基(Helmut Schelsky)等技術官僚保守主義的代表批評了實際約束佔主導地位,但認為獨立事實過程的規則比空想家的規則危害更小。在這些技術文明的物質規律中,人們的行動範圍是有限的。人類可以而且必須一次又一次地融入這些過程,但從根本上改變一個由非異化人民組成的完全自由的社會是一種危險的幻想,只有以偽宗教為動機的進步理論家才能代表這種幻想。

參考資料

編輯
  1. ^ „Verein zur Wahrung der Interessen des Grundbesitzes und zur Aufrechterhaltung des Wohlstandes aller Klassen「, 1848 gegründet, vgl. auch Junkerparlament.
  2. ^ Füßl, Wilhelm: Professor in der Politik: Friedrich Julius Stahl. Das monarchische Prinzip und seine Umsetzung in die parlamentarische Praxis, Göttingen 1988, S. 181 ff.: „… eingehend in die Neugestaltung unseres öffentlichen Zustandes dennoch zugleich die alten unwandelbaren Grundlagen in Glaube, Sitte und Einrichtungen für denselben bewahren … zugleich die Politik der Erhaltung und des Fortschritts … I. Wir bekennen uns zu der neuen Ordnung im Staate, … der Constitution als der rechtlich verbrieften einheitlichen Ordnung …, der Erweiterung der individuellen Freiheit … II. … Wir bekämpfen die permanente Revolution. … gegen Willkühr des Volkes wie bisher gegen Willkühr des Fürsten, … III. … wir wollen den König kraft seines heiligen Thronrechtes … als die höchste Obrigkeit, als den Souverän des Landes, … IV. Wir wollen gegliederte Verhältnisse in allen Classen des Volkes. … V. …, dass der arbeitenden Classe eine materiell und sittlich befriedigende Lebensexistenz werde, … unbeschadet der unveräußerlichen Grundlagen der menschlichen Gesellschaft: des Eigenthums, des Erbrechts, der freien persönlichen Erwerbstätigkeit. VI. Wir wollen die Einheit Deutschlands, … für die bisherigen Stammstaaten namentlich Preußen einen hinreichenden Bereich politischer Selbständigkeit, … VII. Wir wollen die gleiche politische Berechtigung für die Bekenner aller Religionen … für die christliche Kirche … den zugesicherten Schutz des Staates, …「
  3. ^ Volker Stalmann: Die konservativen Parteien (1867–1918). In: Lothar Gall (Hrsg.): Regierung, Parlament und Öffentlichkeit im Zeitalter Bismarcks. Politikstile im Wandel. Schöningh, Paderborn u. a. 2003, ISBN 3-506-79223-7 (Otto-von-Bismarck-Stiftung Wissenschaftliche Reihe 5), S. 91–126.
  4. ^ Richard Evans. War and Peace in Europe from Napoleon to the Kaiser: The Wars of German Unification, 1864-1871. www.gresham.ac.uk. [202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31) (英語). 
  5. ^ BBC - History - Otto von Bismarck. www.bbc.co.uk. [202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7). 
  6. ^ Katja Hoyer. Otto von Bismarck: a brief guide to the ‘founder of modern Germany’. HistoryExtra. [202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8) (英語). 
  7. ^ Europe 1871-1914: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Europe (1871-1914). SparkNotes. [202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1) (英語). 
  8. ^ Magazine, Smithsonian; Boissoneault, Lorraine. Bismarck Tried to End Socialism’s Grip—By Offering Government Healthcare. Smithsonian Magazine. [202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5) (英語). 
  9. ^ 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 Das dritte Reich. 3. Aufl. Hrsg. von Hans Schwarz. Hamburg 1931. S. 202.
  10. ^ Frank-Lothar Koll: Die kupierte Alternative. Konservatismus in Deutschland nach 1945. Duncker & Humblot, Berlin 2005 ISBN 978-3-428-11781-9 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