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街台灣日治時期1903年至1930年間存在之行政區,在1903年的範圍僅包含新竹城周邊地區,隸屬於新竹廳;之後在1920年10月隨行政區劃調整改隸屬新竹州新竹郡,並擴大範圍併入了鄰近14個街庄,將原有街庄改為大字;其範圍包含今新竹市北區的東半部,以及東區的中西部與東部地區,大致可簡單區分為新竹都城隍廟前至北門街頭尾為中心,大約半徑5公里內。1930年1月,新竹街升格為「新竹市」。

行政區劃

編輯

新竹廳在1903年1月1日實施街庄整併,將原本的50個街庄整併為「新竹街」,其下設有的9個土名:東門、西門、南門、北門、東門外、西門外、南門外、北門外、枕頭山腳。1904年7月16日,新竹街土名東門之內的爾雅家削除,改劃為同街土名南門之內。

1920年10月1日,新竹街將鄰近同樣位於竹北一堡之客雅庄、水田庄、苦苓腳庄、崙仔庄、樹林頭庄、湳雅庄、東勢庄、赤土崎庄、埔頂庄、柴梳山庄、金山面庄、吉羊崙庄、沙崙庄、溪埔仔庄合併[1],原街庄改為大字,新竹街轄域內分為新竹客雅吉羊崙沙崙崙子溪埔子苦苓腳樹林頭水田湳雅東勢赤土崎埔頂柴梳山金山面等15個大字。

  • 新竹大字下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東門外」、「西門外」、「南門外」、「北門外」、「枕頭山腳」小字名
  • 溪埔子大字下有「溪埔子」、「四分子」、「白沙屯」小字名[1]

1930年1月20日,新竹街升格為新竹市,與嘉義市同時成為州轄市

新竹街行政區劃(1903年至1930年)
1920~1930 1903~1920 1903年前[2]
街庄 大字 街庄 土名 街庄
新竹街 新竹 新竹街 東門 東門街、後圳溝街、暗街仔、爾雅家、武營頭、城隍廟後、大埕
西門 西門大街、西門街、西門小街、西門谷倉口、西門中巷街、鼓樓內街、太爺街、衙門口街、南門谷倉街、媽祖宮街、書院街、下後車路、薴仔園、何厝溝、石坊腳、圳溝墘、後車路
南門 南門大街、南門中巷街、武廟後、考棚邊、公館埕
北門 北門大街、米市街、前布埔、後布埔、打鐵巷、後車路
東門外 東門外街
西門外 西門口街、竹篙厝、店仔街
南門外 南門外、園中央、巡司埔、爾雅家
北門外 北門口、水田街、水田前街、水田後街、崙仔、田頂
枕頭山腳 枕頭山腳、頂竹圍庄
客雅 客雅庄 - 園中央、大竹圍庄、大坵園庄、溪仔尾庄、崁仔腳庄、烏崩崁庄、內厝庄
水田 水田庄 - 魚種藔庄、大埕庄、水田庄、田心仔庄、羌藔庄
苦苓腳 苦苓腳庄 - 下過溝仔庄、苦苓腳庄
崙子 崙仔庄 - 客雅庄、崙仔庄、南勢庄
樹林頭 樹林頭庄 - 樹林頭庄、田心仔庄、水田尾庄
湳雅 湳雅庄 - 金門厝庄、後湖庄、八卦厝庄、湳雅庄、舊社庄
東勢 東勢庄 - 下東店庄、埤腳庄、埔心庄、後庄、潭後庄
赤土崎 赤土崎庄 - 牛路橋庄、草厝仔庄、廣含頭庄、赤土仔庄
埔頂 埔頂庄 - 埔頂庄、上過溝仔庄、冷水坑庄
柴梳山 柴梳山庄 - 柴梳山庄、新庄仔庄
金山面 金山面庄 - 金山面庄、風空庄
吉羊崙 吉羊崙庄 - 吉羊崙庄、頂九甲庄、下九甲庄、上下六甲庄、番婆庄
沙崙 沙崙庄 - 莊仔庄、後湖庄、過湖庄、上沙崙庄、下沙崙庄、蘆竹湳庄
溪埔子 溪埔仔庄 - 溪埔仔庄、白沙墩庄、四份仔庄

參見

編輯
  1. ^ 1.0 1.1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2. ^ 新竹廳令第七號. 新竹廳報. 190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