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瀛(1834年—?),玉洲雨滄李氏內務府漢軍正白旗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生平

編輯

咸豐八年(1858)戊午科順天鄉試舉人。光緒二年(1876年),參加丙子恩科會試,得貢士第29名,殿試進士三甲第133名(時隸內務府正白旗漢軍定昌佐領下)[1];同年五月(6月3日),經吏部掣簽,授即用知縣[2]。光緒二十年(1894),任貴州興義縣知縣。又任貴州餘慶縣、遵義縣知縣。

景瀛師從母舅、內務府正黃旗滿洲、嘉慶辛未科進士福申,榜眼朱鳳標、正藍旗蒙古大學士柏葰

家庭

編輯

根據《會試同年齒錄: 光緖二年丙子恩科》「景瀛」篇。

  • 始祖李𦬅,世居關東鐵嶺。
  • 五世祖永清,國初從龍入京,誥贈榮祿大夫。妻范氏,誥贈一品夫人。
  • 太高祖李延禧(字綿芝),平定噶爾丹軍功,歷任總管內務府大臣、吏部左侍郎、正白旗漢軍副都統,賞戴花翎,誥授榮祿大夫。妻王氏,誥贈一品夫人(據《光緒丙子恩科會試同年齒錄》)。
  • 高祖長顯(字憲宜),誥贈武功將軍;妻徐氏,誥贈夫人。胞兄李長印;其子內務府佐領李維屏(又黑達塞),妻高佳氏(父鑲黃旗滿洲、甘肅涼州鎮總兵高述明,胞兄兩江總督、文華殿大學士文端公高晉;胞姊高佳氏嫁正藍旗旗漢軍、二等侍衛胡照,即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進士吉惠之高祖、光緒丙子恩科進士胡俊章之太高祖)。胞兄李長英,其女李氏嫁正藍旗滿洲、吉林將軍與烏里雅蘇臺將軍勤毅公佟佳氏喜明(其父閩浙總督、禮部尚書恭簡公常青)。景瀛與姻戚、正藍旗漢軍胡俊章系光緒丙子恩科進士同榜。
  • 曾祖全保,誥贈武功將軍。妻王氏,誥贈夫人;海氏,王氏。
  • 祖父恆泰(字坦齋),翻譯生員,內務府郎中兼佐領,善射箭,誥授中憲大夫。祖母巴氏,誥贈恭人;王氏。
    • 伯祖恆林,內務府六庫郎中兼驍騎參領。
  • 父道光己丑科進士舒貴。母邵氏(胞兄內務府正黃旗滿洲、嘉慶辛未科進士福申,著有《澍棠軒詩鈔》;父內務府造辦處郎中永泰)。
  • 堂兄廷曙,內務府郎中兼佐領、江西廣饒九南兵備道、九江關稅務監督;圖桑阿,江寧織造處筆帖式,金陵殉難,賜雲騎尉世職,祀專祠。
  • 妻姜氏,其父內務府造辦處庫掌官恆,胞叔內務府郎中、黃新莊行宮總管官慶。
  • 子裕增(字福田),精於數學,在貴州時受貴州學政嚴修推重,應邀在書院講授數學課。
  • 子裕榮。

參考

編輯
  1. ^ 《會試同年齒錄: 光緖二年丙子恩科》
  2. ^ 《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卷31):光緒二年五月壬寅(1876年6月3日),引見新科進士。得旨:……楊澄鑒、王炳燮、張志龍、李持柏、蔡文田、蔡寶善、周錦心、黃煇齡、陶靖安、但弼、梁億年、陳熙愷、羅配章、聶興禮、何德臻、劉世昌、沈霖溥、呼鳴盛、安永松、趙宜琛、鄭子齡、孫常春、廖燻、區士彬、朵如正、劉曾騄、王贊元、路履祥、周兆璋、劉藜光、高廷煃、劉鋒、塗景濂、李國賡、楊鳳朝、鄭芝、彭學皆、鄭樹榮、米啟鳳、林穗、屈傳銜、顏豫春、劉鴻逵、歐炳麟、路敬亭、張維翰、王弼藩、任祥麟、徐振翰、顧家相、徐錫祉、廖廷珍、酒龍章、陳自新、惠登甲、歐景芬、許涵度、萬永康、陸筠、莊福、餘麟書、盧樂戍、謝元寯、林嵩堯、郭敬佑、李廷實、張旭東、楊德馨、鄭天章、王寶田、朱彭年、王齊海、竇光儀、馬鑒、徐允升、賈國楨、唐肇午、薑渭春、師義方、周繩武、李延訪、唐大琬、柯祖培、徐玉山、武達材、薄紹緒、王朝寯、袁希璋、謝立本、杜寶善、封汝弼、楚登鼇、王建言、熊繼軒、阮佩蘭、景瀛、宋德澤、袁葉茂、劉際唐、李應奎、楊超松、譚維鐸、王瑀、劉琪芬、崔奎瑞、尹椿、李清鑒、潘江、承蔭、周華林、石壽祺、邵謙和、李日章俱著交吏部掣簽,分發各省,以知縣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