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堃

中国的学者

楊堃(1901年10月8日—1998年7月26日),曾用名楊赤民,筆名張好禮楊念基,男,漢族,直隸(今河北大名人,中國民族學家、民俗學家、教授。早年曾留學法國,歸國後在河北大學中法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雲南大學等校任教,1979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任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民族字、民俗學、社會學、原始社會史、原始宗教、民間宗教等。[1][2]

楊堃
象乾
出生(1901-10-08)1901年10月8日
 大清直隸大名
逝世1998年7月26日(1998歲—07—26)(96歲)
 中國北京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育程度理科碩士、文學博士
職業民族學家、民俗學家、教授
配偶栗梅(1917-1922)
張若名(1930-1958)
兒女女:不詳
子:楊在道(1931-2008)
子:楊在德(1934-?)
父母父:楊東生

生平

編輯

早年和留法期間

編輯

1901年10月8日出生於河北省大名縣一個農民家庭,是家中獨子,12歲進入大名縣第二高等小學,15歲進入大名中學,學習成績優異。16歲時因家庭包辦婚姻,與當地一賬房先生栗景召之女栗梅結婚,後有一女,但楊堃不喜歡這個包辦妻子,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和五四運動新思潮的湧入讓楊堃堅決放棄了這段婚姻。1920年考入保定直隸省立農業專門學校留法預備班,1921年暑期預備班結業,以名列甲等第三的成績被保送至法國里昂中法大學

留法期間,楊堃熱衷於政治,加入了共青團並改名楊赤民。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加入中國國民黨,任國民黨駐法總支部里昂支部宣傳委員,到處宣傳中國革命。同時,他在學業上也沒有耽誤,獲普通數學、微積分、天文學三門課合格證書,取得了理科碩士學位,1926年轉入文科。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件後,他支持武漢國民政府反蔣,七月寧漢合流後退出國民黨並解散國民黨駐法總支部和里昂支部,之後亦退出共青團。期間經同鄉郭隆真介紹,認識了同在法國讀書的張若名,二人後於1930年5月在法國里昂結婚。

此後楊堃來到巴黎大學進修,師從著名漢學家、社會學家、神話專家葛蘭言教授,攻讀民族學、體質人類學、語言學和史前考古學。撰寫了《在法國怎樣學社會學》、《法國社會學家訪問記》等文章,確定了民族學和民俗學的研究方向,於1930年底獲得文科博士學位。

回國任教

編輯

1931年回國,先後在河北大學農學院、國立北平大學法商學院、國立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文學院社會學系、中法大學孔德學院社會科學系、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等任教,主講社會進化史、社會學、普通人類學和民族學。1934年,楊堃等人發起成立了中國民族學會,任民族學會《民族學報》編委。1937年,赴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任教,講授原始社會學、當代社會學學。1941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到到北平中法漢學研究所作民俗學專任研究員,1947年至雲南大學任社會學系教,暑假加入了新民主主義者聯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楊堃繼續從事民族學研究。1953年,任歷史系教授和雲南民族史研究室主任,參加了雲南省的民族識別工作,並進行雲南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撰寫了《涼山彝族的手工業》、《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哈尼族的宗教生活》等報告。反右運動時期,妻子張若名自殺,兒子楊在道也被打成右派分子被勞教。文化大革命被打成「反動資產階級學術權威」」,四次被抄家,屢遭批鬥、關牛棚,大部分圖書資料、讀書卡片和手稿都遺失,但楊堃依然堅持學術研究。1978年,在胡耀邦的過問下,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1985年擔任博士生導師,學生有賈芝、李星華、陳永齡、李慰祖、王輔世、嚴汝嫻、詹承緒、杜玉亭等,1998年7月26日病逝。

社會兼職

編輯

兼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學院授課,並任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民族學會中國社會學會中國人類學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研究會中國神話學會顧問。

著作

編輯
  • 《社會學文存》(1938 年)、《中國家族中的祖先崇拜》(1939年)、《中國兒童生活之民俗學的研究》(與張若名合作1939年)、《葛蘭言中國學研究導論》(1939年)、《社會發展史鳥瞰》(1939年)、《民俗學與民族學》(1940年)
  • 《論中國的母系社會制度》(1945年)、《我國民俗運動史略》(1948年)、《雲南農襯》(1949年)、《什麼是民族學》(1957年)、《試論恩格斯關於勞動創造人類的學說》(1957年)、《關於摩爾根的原始社會分期法的重新估價問題》(1964年)
  • 《民族與民族學》(1983年)、《民族學概論》(1984年)、《原始社會發展史》(1986年)、《論人類起源學的幾個問題》(1979年)、《試論原始社會的分期問題》(1980年)、《關於神話學與民族學的幾個問題》(1982年)、《中國民俗學運動史略》(1982年)、《民俗學和民族學》(1983年)、《民俗學的歷史》(1983年)、《論神話的起源與發展》(1985年)、《女媧考》(1986年)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徐友春主編; 蔡鴻源, 周興培副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 
  2. ^ 伍傑主編; 崔運璽, 王偉華, 周昌喜副主編. 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小传. 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3. ISBN 978720502293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