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樓中國大陸建築的一般形式之一(相對應的另一種是塔樓),指橫排長度明顯大於寬度的排式樓房。其來源於建國初期效仿蘇聯赫魯曉夫樓,名稱源於其中使用的預製樓板(後來多用更安全的現澆樓板,但作為一種建築形式,其名稱保留了下來;也有說法稱名稱來源於一排排橫放的洗衣板)。

湖北省通山縣通羊鎮的住宅板樓
成府路上的大板樓,為北京市常見的住宅建築形式

板樓分為走廊式與單元式:走廊式板樓使用長走廊連接在一側或兩側橫向佈置的的房間,因其利於穿行、私密性差多用於學校辦公樓宿舍等公共建築及中國大陸80年代前的住宅,被稱為筒子樓。單元式板樓為若干個單元橫向拼接,多用於住宅[1]

板樓特別是單元式板樓大多南北通透、戶型規整,固其通風、日照良好;因其橫向排列形式致各戶間差距較小,特別是小戶型有更好的佈置;因其一梯僅有2-4戶,所以私密性較好、管理成本低。綜上,是多層住宅建築的主要形式。由於多使用磚混結構,建築層數通常不會超過12層,導致容積率較低、土地使用效率低,造成單位面積房價較高;磚混結構的板樓戶內多數牆體起承重作用,改造結構會造成安全隱患。

參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图图说房之板楼PK塔楼_房产频道_凤凰网. house.ifeng.com. [2018-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