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涵
生平
編輯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留學日本,一二九運動爆發後回國,開始以筆名「默涵」發表文章。1938年他到延安,193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5月,他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抗日戰爭及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他先後在《解放日報》、重慶《新華日報》、《群眾》周刊、《新文化》、《大眾文藝叢刊》等報刊任編輯和領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處處長、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等職務。1953年,林默涵與何其芳在《文藝報》上發表了批判胡風文藝思想的文章,《人民日報》作了轉載[1]。文化大革命中,林默涵遭到嚴厲批判。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林默涵為文藝界的撥亂反正以及文藝界的團結做出貢獻。林默涵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2]
晚年的林默涵被視為左派代表人物。1988年,魏巍、林默涵合作,在《光明日報》社下面創辦了《中流》雜誌,魏巍、林默涵擔任主編。《中流》依然秉承1980年魏巍等人創辦的刊物《時代的報告》(1983年更名為《報告文學》,魏巍等人離職)的辦刊宗旨,堅持「要繼續革命就要批判修正主義」。[3]
2001年7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發表「七一講話」。2001年7月,包括魏巍、林默涵在內的老幹部以「一群共產黨員」為名,向中共中央上書《「七一講話」是極其重大的政治錯誤事件》,反對江澤民的「七一講話」中吸收資本家入黨(即「擴大黨的執政基礎」)、「三個代表」等觀點,質疑「共產黨的總書記到底代表誰?」指責「七一講話」的「三個代表」思想「違反了黨章的基本原則和規定」,「允許私營企業家入黨是帶頭破壞黨的規定」。2001年7月的《中流》雜誌將該上書的主要內容用文章的形式公開刊登。2001年8月,《中流》雜誌被停刊。[3]
著作
編輯- 在激變中
- 林默涵文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