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爾銘(1617年—?年),原姓陳,崇禎十年奉旨復楊姓,號錦仙四川敘州府筠連縣人。末清初政治人物。

楊爾銘
大明廣東道監察御史
籍貫四川敘州府筠連縣
原名陳爾銘
字號號錦仙
出生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六月十七日
逝世卒年不詳
出身
  • 崇禎六年癸酉科四川鄉試舉人
  • 崇禎七年甲戌科同進士出身

生平

編輯

崇禎六年(1633年)癸酉科四川鄉試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聯捷甲戌科會試105名,廷試三甲100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南直隸桐城縣知縣,以治理成績優異,八年吏部紀錄,十年奉旨恢復楊姓[1]史可法被流寇圍困於鹿耳城,向爾銘求援,爾銘領兵趨救,夜中令每人各持兩根火炬,排成長隊,流寇以為是大軍趕至,遂解圍而去[2]。在任七年,張獻忠八次來犯,不能破桐城。後擢升廣東道御史,巡按宣大[3]

軼事

編輯

楊爾銘年少英俊,清末學者俞樾言其每出巡城,著小靴,長不及六寸,扶僕從肩,緩緩而行。人多疑為女子,即《聊齋》所載的顏氏[4]

家族

編輯

曾祖陳時教,舉人、任江西袁州府通判。祖父陳惟寅,增廣生、鄉飲賓。父陳敦復,天啟元年辛酉科舉人。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崇禎七年甲戌科進士三代履歷》:楊爾銘,曾祖時教〔舉人、任江西袁州府通判〕,祖惟寅〔增廣生、鄉飲賓〕,父敦復〔天啟辛酉科舉人〕。錦仙,易二房,丁巳年六月十七日生,敘州府筠連縣人,癸酉鄉試,會一百五名,三甲一百名,都察院觀政,升授南直桐城知縣,乙亥紀錄,丁丑奉旨伏(復)楊姓。
  2. ^ 《明季北略》:流寇犯安桐等處,安廬道史可法,率眾出御,距桐城三十餘里,被圍於鹿耳城,甚危,可法謂麾下曰:事急矣,吾稔知桐城楊令,年少而才,得彼赴救,圍始可解。誰敢馳書者?一將願往。遂潰圍出,夜半叩城縋入,出書白楊。且曰:坐候天明,大事去矣。然時既倥亟,而士卒復寡,爾銘疑思移刻,疾邀諸紳議事。既至即捐其冠帶,易以戎衣,率通邑鄉兵。趨救,不必長劍大戟,止令每人各持兩炬,疏行廣隊,整肅而行,賊遙見火光燭天,疑大軍至,即解圍去。可法得免。既而聞賊將復犯境,親往廬州,迎黃得功軍城守,賊僅焚掠郊野而去。未幾,爾銘升兵憲,仕至廣東道御史雲。按楊爾銘,四川敘州府筠連縣人。崇禎甲戌進士。年十四,即令桐城,冠大以絹塞後,座高翹足而升,胥吏甚易之,久之側冠而出。隸笑曰:老爺紗帽歪矣。爾銘大怒曰:汝謂吾歪,即從今日歪始!投簽於地,悉笞之,遂畏憚焉!
  3. ^ 《桐城縣誌》:陳爾銘,筠連人,進士,崇禎七年任,復姓楊,行取宣大巡按御史,有傳
  4. ^ 《春在堂隨筆》:定遠方浚頤《夢園叢說》云:「叔平言吾邑(按:謂桐城)地當孔道,明季張獻忠八次來犯,不能破。良由官民戮力,眾志成城故也。時邑侯為直隸進士楊公爾銘,年甫弱冠,丰姿玉英,貌如處子。而折獄明決,善治軍事,賞罰無私,兵民皆嚴憚之。每出巡城,著小靴,長不及六寸,扶僕從肩,緩緩而行。人多疑為女子,即《聊齋》所志易釵而弁之顏氏也。大約顏、楊音近而訛傳之耳。又得鳳陽巡撫史可法、廬州守將靖南伯黃得功為外援,獻賊相戒不再犯桐城。邑侯楊公以行取入都。代者為張公,忘其名,辦善後,亦極有法。今楊公、張公、史公、黃公皆各有專祠。」按《聊齋》所記顏氏事,初以為小說家裝點語耳,今乃知其力守危城,身當大敵,至今猶廟食一方,洵奇女子哉。
官銜
前任:
辜朝薦
明朝桐城縣知縣
1634年-1640年
繼任:
張利民